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涧西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稳中求进 好中求快 持续提升
读 家
创新思路找准载体 强化服务促进和谐
新书快讯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6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读 家
  13 一次性筷子变笋干造假现形记

  流言:一次性筷子轻松变笋干:1.准备一次性免洗筷子若干,就是普通常见的免洗筷子,2元一大包。2.将筷子剪成适当的大小。3.加入高度白酒浸泡2天~3天,有的饭店为了省钱直接用酒精来泡。4.两天后加入白糖、食盐、酱油。5.小火炖煮。6.起锅后装入空瓶子内,放置一段时间。7.一次性筷子会将汤汁全部吸收。8.变成笋干,从哪一面来看都是笋干。

  我们对竹笋口感的首要要求是好嚼、易消化,因为植物细胞外面都包裹着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的外壳——细胞壁,所以要想获取里面的营养(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就得碾碎这层外壳。因此,我们更多地选择植物幼嫩的部分食用。这部分的细胞壁厚度只有1微米~3微米,并且还掺杂有很多松软的果胶等物质。

  随着植物的生长,一些组织(特别是木质部)的细胞壁上会沉积越来越多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厚度也随之增加到3微米~5微米。这种变化过程我们可以经常体验到,那些一时吃不完的大白萝卜变糠了,就是因为中心组织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大增,影响了口感。不仅如此,对于树木来说,其木质部的细胞还会连在一起,内部的细胞组织也会逐渐被消解,形成空腔,最终组成如自来水管一样输送水分的管道,也就是我们制作一次性筷子取用的那一部分。而这个“纤维素和木质素”管道,无论如何也不会对我们的舌头和胃友好。

  那么,通过使用网络流传的那些招数,是不是有可能把纤维素和木质素处理成人类消化系统可以对付的家伙呢?如果事情如此简单,那很多科学家就要失业了。其实,这也是生产第二代生物能源的瓶颈所在——要把植物的木质素分离,再把纤维素剁成小段(分解成葡萄糖),才能制成生物乙醇。单单是处理木质素的方法就已经让科研人员焦头烂额了。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用氨水或者稀酸在高压下剥离木质素,并初步切短纤维素。对我们家庭炉灶来说,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检验流言中的说法,谣言粉碎机调查员作了实验,选取了桦木筷子和竹筷子,严格按照流言中的步骤操作。结果发现:经过流言所述的处理方式之后,筷子依然坚挺,能够“力透纸背”。很难相信,黑心商家能用这种东西来欺瞒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

  结论:谣言粉碎。一次性筷子的原料是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的桦木与竹子,人体无法吸收这些成分。目前,将植物的木质素分离、纤维素分解的技术正是生产第二代生物能源的难点所在。显然,单单利用家庭炉灶无法完成这么高端的任务。

 

  20 无阻我飞扬,难忘水木清华

  清华历史上,人人不相同。那是一段段丰富多彩的记忆,丰富中又有些许相似之处。

  在早期清华,人人都有一段漂洋过海的历史。在闻一多召唤下,梁实秋改变留守想法,去美国留学。这个被鲁迅称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人,置装之余,还特制一面一丈长的绸缎国旗,理由是,热爱这个国家。

  清华原政治系主任张奚若对学生的嘱托是“为正义而申言”,“直抒诤言”是张先生的终生信条。实际上,50年代的清华依然不会因为主流导向,放弃自己的世界观,这和清华园此前的自由传统息息相关。

  在清华自由的环境中,破格事件屡屡发生。

  王力是大语言学家,他引进西方科学方法,填补了中国传统语音研究的巨大空白,全面超越了前辈。当他被清华国学院发现时,他根本不具备入学资格。

  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发现华罗庚,情况也是如此,华罗庚当时不过是南方杂货店的小店员。但是清华不拘一格,为中国数学界造出一颗耀眼的明星。

  钱钟书1929年报考清华外文系,吴晗1930年报考清华历史系,数学成绩一个是15分,一个是0分,但他们的中文和英文成绩奇高,吴晗得了两个满分。罗家伦校长大笔一挥,对他们破格录取!

  清华,最初只是工字厅,总面积不及一个小型庄园。但它具有扩展的潜力,这种特性在梅贻琦和蒋南翔那里,看得更为清楚。抗战胜利后,清华复校,如果不是何思远市长反对,梅校长会把整个圆明园纳入清华。而蒋校长向东向南大规模扩展,终于让清华成了当时全中国校园面积最大的学校。

  1911年清华问世,当年的校长是唐国安。唐校长举荐在外务部供职的侄子唐彝,让他来清华教英文。唐彝后来做了庶务长,把校园治理得井井有条。1923年,唐彝也推荐自己的侄子唐贯方来清华,唐贯方在图书馆干了70多年。他们都敬业爱岗,孜孜以求,把自己奉献给清华。

  父子同爱清华,说的是国学院导师梁启超和建筑系主任梁思成。同为佳话的,还有美学家邓以蛰和核物理专家邓稼先。

  戏剧家曹禺,病逝前4个月,几乎丧失全部记忆,但他清晰地记得,自己是清华大学1933级西洋文学系的毕业生。

  1947年,湖南少年朱镕基考进清华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同学们知道他,不仅因为他是学生会主席,而且因为他酷爱京剧,能弹会唱。1994年,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成立,朱镕基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曾深情地写道:“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