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发展,需要相应的产业体制作保障。 记者 梅占国
摄 | |
诤言直语
推动跨越发展 终须理顺体制
【来信摘要】
近年来,洛阳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旅行社越来越少,而且从事地接的越来越少,搞外发团的越来越多,这一趋势不利于洛阳旅游发展。政府或行业管理部门应进行引导,出台保护、鼓励措施,让旅行社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把外地游客吸引到洛阳,而不是一味把市民往外推。
——涧西读者李先生
旅游管理应对所有相关内容进行关注,才能整体提升,尤其是细节。比如洛阳机场大巴太破旧,车上没有空调,乘客都不愿提前上车。这种服务水平距离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差距太大。此外,机场的“黑的士”也该管管了。
——西工读者蔡女士
到别的很多省(市)去,一进入地界手机上就有温馨提示或服务短信,让人倍感温馨。洛阳能否也对来洛游客多些“关怀”,把景区怎么玩、路线怎么走、酒店怎么住、纪念品怎么买等服务信息及时主动地送上?
——洛龙读者张斌
洛浦公园作为旅游的大好资源,其最大特色在于“长”,贯穿整个市区。然而,目前游客只能在个别公园大门附近转转看看,浪费了这一难得景观。建议加快滨河路建设步伐,设置更多旅游大巴停靠地点,让游客可以更充分地欣赏洛浦美景。
——西工读者武女士
热帖选登
关林市场是国内知名的大型批发市场,其物流覆盖大半个河南,可如今其影响和实力大不如以前了。建议加强规划和管理,将市场与关林景区有效整合,形成集旅游、朝拜、购物、娱乐、商贸、物流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助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网友“244854439”
作为旅游城市,我们人性化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跟不上:比如公厕位置虽有标志但却难找,好不容易找到却发现无法停车;景区停车难,收费不一,有的5元,有的10元,没有统一标准,景区门票已经很贵了,停车费能否包含在景区门票中?另外,牡丹文化节期间本地车辆限行,旅游年票不能用,远方朋友来赏花,这些倒变成洛阳人尽地主之谊的障碍了。
——网友“我知道了”
既然我们确立了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目标,就应该有一套详细完整的规划和实施细则,并且在具体推进中把规划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不是上边在说,下边却各自行事。否则不是我们距离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目标还有多远,而是何时开始朝这个目标迈进的问题。
——网友“家在皇都”
景点的经营机制可以再灵活一些。比如总说来洛阳的游客滞留时间短,如果龙门石窟风景区的门票包含夜游龙门,白天玩了晚上还能凭票进入,不再二次收费,那么一定能留住很多游客在洛过夜,从而带动餐饮和住宿等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网友“yunqing258”
国外很多旅游景点是不收门票的,而我们的景区门票价格不菲,带几个朋友去玩一圈,光门票费用几千元,越玩越不开心,就别说其他消费了。要通盘考虑旅游产业发展,就应该避免单纯的“门票经济”模式。
——网友“梅花九朵”
洛阳应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一是增加公交线路,合理安排公交站点;二是推迟公交车收车时间,热点旅游线路收车时间更应该推迟;三是加快推进智能公交系统建设,使其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标准相适应。
——网友“angelcjc”
建议不要让高门票吓跑旅游者;住宿要拉开档次,满足中低档旅游者的需求,以此留住更多游客;在各路口的交通标志、示意图中多体现旅游元素,最好能标注景点位置、公交线路、路段距离等。
——网友“龙颜”
建议对外地游客实行“一票制”,可采取套餐制,分若干层次,给一定时限,将部分小景点作为大景点线路上的延伸,通过“看得越多越实惠”来吸引游客、推销景点。此外,建议开行直达旅游专线车,并配备专(兼)职导游;建议在一些公交线路上开行区间快车,缩短游客乘车时间,提高运行效率。
——网友“兜兜熊”
本报记者 石蕴璞 整理
读者评说
提升管理体制 终结各自为战
旅游体制,如何激活一池春水?连日来,许多读者参与讨论,对这一问题发表看法。
需要权威机构来“挑头”
洛阳旅游要实现更大发展,需要有相应的体制作保障。读者刘丁认为,目前,旅游景区、景点各自为战,各建设各的,各宣传各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听起来洛阳是一座千年帝都,来到之后却发现是一个个零散的景点,去哪儿不去哪儿,完全看各景点宣传的力度,官方导向并不明确,也没有主打的文化旅游线路。他说,这需要一个权威机构来统领、来“挑头”。
读者赵福庆说,我们总说洛阳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需要转化,需要整合,但这些工作要具体落实,必须有健全、顺畅的管理体制来保障。一项看似简单的旅游开发,就可能涉及文化、旅游、宗教、农林等多个部门以及地方和老百姓等多方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体制机制不捋顺,旅游开发工作将步步艰难。
“去一个地方旅游,要收几道门票,景区内一些项目还要单独收费,停车场还分不同的管理部门。这种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混乱的景区,怎么可能给游客留下好印象,又怎么可能持续发展?”涧西读者蒋先生说,进一步健全体制、完善机制是我们提升旅游产业的当务之急。
机制灵活才能风生水起
“现在,外地景点常常是一项资源就做得风生水起。对比我们洛阳,这么丰厚的旅游资源,叫响的不多,比别人都响的更缺。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发展机制不够灵活,可能是受体制所限吧。”读者李琳琳认为,虽然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但总感觉胆子不够大,闯劲不够足,眼界不够高,手笔不够“狂”。应该进一步灵活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满足市场需求。
西工读者陈先生说:“仅是我们的‘老三篇’中,关林属于文物局管理,白马寺属于宗教局管理,而龙门石窟有自己的管委会,都不是现在的旅游部门所能控制的。还有,据我所知,洛阳的情况较为特殊,相当一部分景点涉及文物保护,要严格遵循文物法。”因此,他认为洛阳旅游要长足发展,必须建立灵活的发展机制。
提升管理体制以利通盘谋划
北京于去年4月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下设13个机构,全面统筹协调旅游业发展,兼顾产业促进和行业管理,当年便取得巨大收益,重庆、成都、青岛等城市纷纷效仿。我们不妨也学习先进经验,成立一个类似的机构。读者张新亮建议,该机构规格一定要高,能够全面统筹协调旅游资源、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借此提升旅游管理水平。
洛龙读者陈先生建议旅游管理实行“大部制”,除了景点、景区,还有涉及旅游的交通、餐饮、娱乐、购物等各方面设施,应实行统一管理,有效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与共同提升。
读者陈冰建议成立洛阳旅游发展委员会或旅游产业发展办公室,这有利于洛阳制定全市性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政策与措施,有利于集中有限力量,优先发展最具潜力的旅游项目,有利于打造洛阳旅游统一品牌和形象,有利于对旅游企业行为进行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会展设施、大型娱乐设施、休闲度假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加快建设和进一步完善。
本报记者 石蕴璞
网友置顶
整合行政资源 做强旅游企业
发展旅游,好的体制机制是重要保障。旅游体制,如何激活一池春水?连日来,许多网友围绕这一话题发表看法。
旅游体制改革,早改早受益
好体制可以促进旅游大发展。然而,随着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现有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随之凸显了出来,成为制约我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之一。
我市旅游产业规模小,现有星级饭店87家,而西安有315家;我市现有旅行社98家,而西安有315家,杭州有504家,郑州有215家;我市没有龙头企业,没有一家全国百强旅行社,没有国际知名酒店品牌进驻;我市旅游消费水平较低,2010年国内游客人均消费为496.79元,而同期西安为766.63元,杭州为1558.67元,郑州为1053.35元。
造成这种现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体制束缚是其中不可回避的一项。对此,网友“潇潇雨”表示,为促进洛阳旅游业崛起,现有的旅游体制应该改,尽快改,早改早受益。
整合行政资源,补齐体制短板
为补齐旅游体制短板,消除管理盲点,推动我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整合行政资源,增强政府服务功能,对全市旅游业发展实行统一管理指导。这是许多网友的观点。
网友“yu_xi_xi”说,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我们发展旅游时,要按照“资源多样化、服务便利化、管理精细化、市场国际化”原则,加大对旅游业统筹协调的力度,构建起各部门齐抓共管、市县(区、市)上下互动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网友“songbt”说,现代旅游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的管理体制已远远落后于旅游业发展形势。“应根据旅游业最新发展态势,考虑重新设置旅游管理部门职能职责,突出产业促进、高端旅游和服务监管等职能。”该网友建议。
网友“简单”则建议,为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可尝试建立由市文化、文物、园林、水利、交通等部门联合组成“兼职委员制度”,参与有关旅游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的研究和决策,避免“各自为战”的局面,充分发挥行政资源效力。
明确市场主体,做强旅游企业
目前,我市不少景区仍以事业单位身份存在,机制不活、体制不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景区的发展。“旅游是做市场、做产品的,为了做大市场、做好产品,可以先让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树立市场观念,变景区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网友“兜兜熊”建议,洛阳旅游也应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组建大的旅游集团,类似中国国旅、世博股份、大连圣亚、西安旅游等企业,然后整体上市。
网友“洛太张永奇”建议,加快旅游企业改制步伐,支持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并通过股权优化、先进管理理念的引进,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培育实力强大的旅游企业,打造我市旅游品牌企业。
网友“洛阳花303”说,鉴于洛阳旅游业整体不强不优、产业链短的现状,管理者应树立全局意识,加强协调、服务,把整个旅游业这盘棋走活走好。
有网友说,要是经济、旅游、文化融会贯通,建个“大体制”,那么发展“大旅游”就大有可为了!
本报记者 姜春晖
“如果您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您登录洛阳网洛阳社区,进入《洛阳,离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还有多远?》跟帖;您还可拨打66778866表达;您若来信,请寄送至开元大道218号报业大厦20楼大厅29号位,信封上注明“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大讨论”字样。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关乎洛阳的发展,关乎洛阳的未来!请发出您的声音,我们真诚期待着。”
下期话题预告:旅游商品,我们让游客带走什么?
到一个地方旅游,玩的时间再长,也是要告别的。而携一件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回家,就会留下永久的记忆。
洛阳,现有的旅游商品不多、不特、不出名、不集中,游客欲购难下手,也不知买什么最不虚此行。
我们应该立足哪些资源开发旅游商品?怎样开发特色最足、雅俗共赏、易于携带的纪念品?如何建立品类丰富,档次、价格拉开的旅游商品体系?怎样进行市场推广?
目前我市旅游商品销售点分散,没有大型的旅游商品集散中心或旅游商品一条街,游客不知到哪儿选择旅游商品最省力,这个问题又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