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田兆运
王玉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邓一兵1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3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后,在太空中完成多项预定工作,从18日23时开始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目前状态良好。
邓一兵介绍,18日是航天员上天后最忙碌的一天,为准备交会对接,他们连午饭都没有来得及吃。进入天宫一号后,他们完成了气体采样以及一些设备的更换工作。目前,天宫一号内的环境条件非常好,温度在22℃~23℃,湿度40%,整体环境相当舒适。
“执行同步作息制度后,按照预定计划安排,由景海鹏值班,刘旺和刘洋休息。”邓一兵说,“他们今天6点起床,开始全天的工作,按计划将开展飞行器照料与管理、航天医学实验,此外,还有目标飞行器电子邮件、飞行计划上行及短消息下行试验、双向视频通话实验等工作。”
在指控大厅,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出现在航天员操作支持岗位上。他在谈到神九航天员乘组目前的表现时说:“任务完成得非常好,非常出色。我们在地面上关注着他们,全国人民也在关注着他们。我一定把这种关注转告他们,同时也提醒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注意休息,注意身体。”
19日15时46分,神舟九号航天员飞行乘组成功接收祖国第一封电子邮件。首次开展的天地电子邮件传输试验获得成功。
北京飞控中心按计划将精心选编的包括图片、文档、视频在内的数据包,通过专用的软硬件平台向天宫一号发送。稍后,航天员在终端显示系统看到了来自地面的第一封邮件。
据介绍,这是地面第一次以邮件的形式向航天员传送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航天员不但能随时接收地面发送的飞行计划、文本信息,还能接收新的视频、音乐、图片等资料,极大地方便、丰富了航天员的太空工作和生活。
19日15时19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完成了交会对接后的第一次轨道维持,结果表明轨道维持达到预期目的。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后,转为组合体控制模式,由天宫一号承担姿态与轨道控制任务。据悉,组合体在轨运行期间将视情进行两次轨道维持。
相关链接
航天员天宫一号24小时:
人间一昼夜 “天宫”16天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赵薇
孙彦新)截至19日17时07分,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度过了24小时。至此,他们的“天宫”生活度过了完整的一天。
与地面的昼夜更替不同,在这短短的24小时里,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航天员,已经经历了16次日出日落。这是因为天宫一号每一个半小时就绕地球飞行一圈,航天员每90分钟就经历一“昼夜”。
尽管如此,航天员在“天宫”中的作息,依旧按照北京时间进行。“进入组合体运行阶段后,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将按照天地同步原则安排。”
航天员系统总体室主任刘伟波说,在昼夜更替频繁的太空按天地同步原则安排任务,白天进行工作,夜晚以休息为主,有助于航天员保持健康。
刘伟波介绍,航天员在太空的作息问题,早在载人航天事业刚刚起步时就引发了探讨。“太空一个‘昼夜’90分钟,人的作息时间是一次循环好还是多次循环好?研究表明,在近地轨道的飞行中,保持人固有的生物钟效率最高、健康状况最好。”
未来几天,航天员还将在“天宫”开展载人环境维护操作、在轨航天医学实验和更换维修性试验等工作,这些工作也同样按照天地同步原则安排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