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要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举办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盛会。图为国际旅游小姐在洛阳青要山巡游。 (资料图片) |
|
话题一:旅游名城,该有怎样的“国际范儿”?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纪:特色的才是国际的。“华夏圣城”应该成为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中凸显的文化符号。
河南科技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延军:要凸显“国际范儿”,建议成立游客集散中心,将酒吧、演艺、休闲、特产等更多元素融入旅行线路,丰富旅游内容,提升线路档次;解决交通问题,方便国内外游客出入来往;将周边县区旅游资源整合带动起来;增加高级酒店数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接待水平。
市旅游局副局长林基建: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开通更多的进出洛阳的航班。此外,要努力建设国际知名的有形标志,打造国际闻名的文化品牌,发掘有国际影响力的名人典故,举办有全球影响的国际盛会。
话题二:洛阳旅游,资源如何变产品?
高延军:我们要先解决游客来之前在想什么、到洛阳之后能看什么的问题。当务之急是把资源激活,把项目建起来,把产品打出去,使游客来洛前充满向往,到洛后流连忘返。
张纪:建议利用“武则天”资源开发“武周游”线路,将武周时期的历史遗存串起来,再加上体验、演艺等内容,让游客对洛阳历史文化可视、可感、可玩,印象深刻。
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刘德胜:搞好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让游客“看得见”;进行深度的文化挖掘,变文化资源为能消费的产品,让游客“能消费”;将分散的文物点连成线、织成片,全方位诠释深厚的河洛文化内涵,让游客觉得没白来。
话题三:历史文化,如何“扛鼎”洛阳旅游?
市文史专家赵跟喜:要“再现”,一是利用隋唐大运河枢纽资源,将洛河两岸数十公里打造成中原文化长廊和休闲、娱乐、观光“不夜河”;二是围绕“天街”、“天枢”、“明堂”、“天堂”等隋唐“遗产”,营造隋唐旅游风光带;三是与大遗址保护工作相结合,开发好邙山帝陵文化旅游带。
河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仝红星:建议洛阳旅游向体验方面发展。比如让游客在“华夏之源”古代科技园中感受农耕文明、冶炼技术、制陶技术等,通过体验、互动等环节吸引更多游客。
刘德胜:围绕遗址进行深度发掘,如利用文化题材拍摄影视剧等,活化文物资源,让游客置身于比较完整的文物旅游产业链中,而不仅仅是看到一个城门或一段城墙。
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建设一个河洛文化主题公园,集中展示历代与洛阳有关的都城、帝王、服饰、餐饮以及著名的历史故事、名人典故等,带动和激活遗址保护,再现古都洛阳辉煌历史。
话题四:龙头项目建设,如何为未来创造“文物” ?
张纪:洛阳历史文化的“可读性”差、体验性差,必须突出“明珠”来夺目,培育“龙头”来带动。可打造历史文化深度游项目,通过包装、整合、提升,搭建起游客穿越古今的桥梁,让历史文化更直观、可消费、易叫响。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席升阳:打造旅游龙头项目需要依靠成熟项目,而且要借助其潜在的巨大影响力。要以综合性、国际化的高标准和新理念,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资源,选择培育龙头项目。要依靠专业团队、专业人员,以专业视角、专业精神来打造精品,不可贪大求多,不可急功近利。
话题五:旅游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得更合理?
仝红星:应对现有景点、景区进行升级、转型,并增加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业态,让游客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多种方式参与。
张纪:洛阳旅游产业的结构不合理,牡丹文化节“一节独大”,反而影响了洛阳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牡丹文化节期间,食、住、行等旅游资源相对短缺,价格上涨,而其余更多时间,却存在着为节会配置的大量资源闲置的问题。
市旅游局局长魏立峰:加快旅游与文化融合,开发旅游演艺产品;加快旅游与文物融合,开发建设历史文化街区,设计大遗址旅游线路;加快旅游与体育融合,开发健身游和体育赛事游;加快旅游与商业融合,开发会展与商务游等。
林基建:利用自然风光大力开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依托温泉资源开发温泉旅游产品,积极策划推出山地吸氧、高山滑雪、漂流、探险、疗养等旅游产品,丰富我市的旅游内容。
本报记者 石蕴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