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西工区红山乡樱桃沟村蔡天勇家的窑洞宾馆生意十分火爆。“今年,村里扩宽了进村道路,交通更加方便,环境也更美了。许多城里人都来避暑休闲,俺家每天都能接待四五拨儿客人,收入超过200块钱哩。”蔡天勇说。
樱桃沟村由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被列入西工区后进村整顿范围。村党支部在驻村工作组帮助下,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征求群众意见,开出了“强化基础建设,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群众增收”的“治病药方”。
今年以来,该村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村容村貌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先后投资约160万元,整修村内道路3公里,完成800人的安全饮水工程,还引导和鼓励村民依托樱桃沟风景区做文章,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和近郊农家游,促进村民增收。截至目前,该村今年又增加3个特色采摘园,新建农家宾馆28家。
像樱桃沟村这样实现较大转变的村(社区),在西工区还有不少。在后进村整顿工作中,西工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依托,坚持“全面摸排、挖根究源、对症下药”的工作思路,把后进村(社区)整顿工作与推进征迁改造、化解信访矛盾、营造优美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按照基层组织软弱、信访问题突出、经济发展缓慢三种类型,分别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深挖“病根”,促进后进村(社区)的转化。
对基层组织软弱的后进村(社区),由区里选派综合素质高、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分别进驻担任第一书记,同时,向后进村(社区)下派包村干部和驻村(社区)工作组,配合第一书记开展工作,为后进村(社区)注入新的力量。
对信访问题突出的后进村(社区),区里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健全基层矛盾调解组织,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广泛开展普法宣传,畅通信访渠道。同时,落实网格长走访排查制度,充分发挥辖区党员以及热心群众的作用,搭建党群互动平台,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做到问题发现在基层、矛盾解决在基层。
对经济发展缓慢的后进村(社区),除了发挥第一书记、包村干部、驻村工作组的“智囊团”作用外,该区还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由区直机关与后进村(社区)结成对子,以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为后进村(社区)整顿工作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支持,加快后进村(社区)经济发展步伐。
在后进村(社区)整顿中,西工区共下派干部36名,建立帮扶组织12个,投入帮扶资金200多万元,调解处理矛盾纠纷32起,化解信访积案6起,解决民生问题80余个,诸多矛盾得到化解,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见习记者 崔晓彧 通讯员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