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观点一:
现在的入户自来水可能还不能直接喝,还是烧开了喝比较好。
观点二:
部分地区的水源水质发生了一些变化,公众对于水质的要求也在提高,标准的相应提升是有必要的。
观点三:
提升入户水质量,一方面要强化水源保护意识、提升水处理工艺、改造老化的供水设施,一方面要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升水质监测能力。
一问
自来水能直接喝吗
新标准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从原来的35项指标提高到106项指标,重点提高了对微生物、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控制要求,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水质标准基本接轨。标准的全面实施,是否意味着直饮时代的来临?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水质安全监测室研究员张岚表示,确保饮用者终身饮用安全是确定水质指标限值的重要原则。所谓“终身”是以人均寿命70岁为基数,以每天每人摄入两升水为标准进行评估的;所谓“安全”是指终身饮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即因饮水造成的健康损害不超过百万分之一。新标准的指标重点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美国、俄罗斯、日本等组织和国家现行饮用水标准,是比较严格的,如果完全达标可以达到直饮的要求。
新标准规范的是饮用水的全过程,既包括出厂水、管网水,也包括居民用水,即所说的末梢水。专家及业内人士均表示,如果能够严格执行106项新标准,自来水确实可以直接饮用。
但是在目前,即便出厂水达到标准要求,网管的老化、二次供水设施的不规范仍可能对用户水造成影响,张岚建议,水还是烧开了喝比较好。煮沸是最简单有效的物理消毒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水中的微生物污染,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暴发。
张岚说,如果对水的口感等有额外的要求,可选择市售的家用水处理设备。带有超滤膜组件的净水器可以降低水的浑浊度,去除部分微生物,这种净水设备主要采取过滤的方式净化水质,以去除水中的颗粒杂质为主。带有活性炭组件的净水器,则采用物理吸附的方式净化水质,能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也能达到改善口感的效果。如果觉得水质比较硬,直观的表现是水碱比较大,则可以选择软水机或者带有反渗透膜、纳滤膜的净水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水的硬度满足饮水标准中450毫克/升的要求是不会对人体有害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何种水处理产品,都需要对净水组件进行定期更换,否则可能带来二次污染。
二问
新标准是否超前了
发达国家提高自来水质量,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以我们的现状,自来水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是不是超前了?
张岚认为,水质标准是安全标准,也是技术标准。之前我们使用的自来水标准是1985年制定的。二三十年过去了,部分地区的水源水质发生了一些变化,公众对于水质的要求也在提高,标准的相应提升是有必要的。标准本身也是对水质提升的一种要求和督促,新标准对水源、水处理工艺、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等也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占生教授认为,目前,大多数自来水厂还在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传统净化工艺,这已经是100年以前的工艺。水源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旧标准显然不符合目前发展的需要。要保证让老百姓喝到合格的水,现在的标准将来还要提高。
王占生认为,要保证标准首先要加强监测,这对县级城市是很大的压力。目前具备检测106项指标条件的包括一些大的自来水公司,还有住建部以及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其他地方在能力上可能都有所欠缺,国家在这方面要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
王占生说,监测体系也有改进的空间。现在我们一年抽检两次,是不是会出现测着了你就不合格了,测不着你就合格了的情况呢?当中还有很多改进的余地。
在采访中,有自来水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水质提升是否会导致水价上涨,关键是看政府和企业的分工。如果现在包括管网在内的投资全部都要企业完成,那么,企业成本可能会大大提高,水价自然也会升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自来水成本应该形成一个合理的分摊机制,公众应该承担相应的支付责任。从政府方面来看,政府投资至少需要覆盖管网和水源工程,也就是说战略性调水工程、水源保障工程以及管网改造的投资不应完全进入末端价格。
他说,足够的资金支持必须与严格的监管“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地确保水质安全。政府部门必须对供水生产企业的运营进行严格监管,确保企业进行工艺升级和系统更新,确保企业良好运营,以实现真正的水质达标,否则即使水价上调也可能出现不合格的供水服务。
三问
入户水如何能直饮
住建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自来水出厂水合格率从58%上升到83%,但这个结果遭到一些质疑。不少公众表示,从实际感受来看,水质好像并没有那么好。
据介绍,2009年住建部组织国家水专项有关专家编制并发布了《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各地针对新标准下自来水达标问题,采取升级改造水厂和管网、强化运行管理、更换水源等措施,积极应对新标准的全面实施。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自来水出厂水质达标率由2009年的58%提高到2011年的83%。
傅涛认为,这几年,城市供水质量确实有一定提高,但应客观看待58%到83%的数字变化。2009年58%的检测合格率,是对全国4457个城镇自来水厂进行的普查,而且采取的是第三方检测的方式。2011年83%的合格率,是对占全国城市供水能力80%的自来水厂进行的抽样检测。需要说明的是,占全国供水能力80%的自来水厂,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大中城市对供水投入比较多,也在更新管网,水质合格率比较高。
所以,58%和83%这两个数字的基数不同,水质的提高并没有数据反映的那么明显。
饮用水的检测,自来水厂和卫生部门都在做。自来水厂需要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因而会布点检测水质。另一方面,卫生监督部门依法对饮用水进行监督监测,即实施第三方监督监测工作,对出厂水、用户水进行水质监测,对自来水厂的卫生管理情况、设施运转情况、应急处置能力等进行卫生监督。
自2007年起,卫生部逐步建立了全国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网络,目前已经覆盖了100%的地级市和25%的县级市。卫生部门对于水质的抽检是有一票否决权的,即只要抽查发现问题,就会向自来水厂下达整改通知书,并协助供水企业进行解决。
目前,影响入户水达标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张岚认为,水源水质、水处理工艺、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都可能对最终的入户水质造成影响。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强化水源保护意识,有必要的地区还应提升水处理工艺、改造老化的供水设施,另一方面要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延伸阅读
哪里的自来水能直接喝
【德国】自来水婴儿都可直饮
据了解,德国《饮用水条例》对于饮用水的标准作了明确而且严格的规定:所有自来水管道中流出的水必须符合饮用水标准。“虽然各个地区的水质会因为环境因素而有所不同,但它们绝对是健康安全的,柏林的自来水甚至婴儿都可以直接饮用。”柏林自来水厂媒体部负责人史蒂芬·纳茨先生介绍。在德国,对于饮用水标准的规定比对矿泉水还要全面。
在德国,自来水厂中的水质净化主要采取预防性手段。德国《水利法》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及其排放流域的不同对其排放的化学氧化指数、生物氧化指数和氮含量等有明确的规定标准。政府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也十分严格,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会予以警告并勒令整改。
在此前提下,自来水生产中的水质处理基本只需采取自然手段。以柏林为例,该地区饮用水全部来自地下水,其铁和锰的含量较高,柏林自来水厂采取通风和沙滤手段去除高含量的铁和锰,无需再添加其他化学制剂。
除了水的质量标准,《饮用水条例》还对水质检测有严格规定。其中,地表水、地下水、水厂水质处理环节、自来水管网以及用户的水龙头都被这一高密度采样网络所涵盖。在柏林,每50公里要有一个水质检测点,全市共有180个定点用户监测地,幼儿园、老人院、医院等公共机构,每周会有人上门为其进行水质检测。水质检测由自来水厂负责执行,地区的健康部门负责监督。水质检测的频率与用户数量有关。一个小村子可能每年只需一次水质检测,而在像柏林这样的大城市每年则要检测上万次。
一旦水质出现问题,将由供水方负责,国家起到监督作用。传统上看,供水方是自来水厂。通常自来水厂每年会对城市1%的管道进行更换,由此推算,铺设的管道至少应该能够使用100年。柏林地区最老的自来水管道已经有近350年历史。
【香港】140万市民可直饮自来水
香港是世界上极少数由政府直接提供自来水服务的地区之一,香港水务署承担了自来水提供、水质监测和维护的所有责任。
香港水务署介绍,香港自来水符合欧盟生活饮用水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所定的《饮用水水质准则》,
经水务署滤水厂处理的自来水,加上妥善的大厦管理,无须煮沸即可直接喝。
由于水质有保证,香港水务署一向不鼓励居民使用住宅用滤水器,因为一旦保养不当,滤水器可能成为细菌温床,反而影响卫生及健康。
管网老化造成二次污染,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治理自来水污染时面临的大难题。香港如何应对这一问题?香港水务署表示,自来水二次污染,是因为过去香港多采用无内搪层镀锌钢管,这种管道用上数年就开始生锈,导致自来水变黄。
为了整治这一情况,从1995年12月23日开始,香港当局已禁止新建大厦使用无内搪层镀锌钢管,必须更换为有内搪层镀锌钢管、铜管、不锈钢管或聚乙烯管等。
从2002年开始,水务署大力推行“大厦优质食水认可计划”,住宅和商业大厦自愿参加。凡大厦的水管系统维修妥善,而自来水样本测试结果也符合水务署的水质标准,便可获颁认可证书:自来水可从水龙头直接饮用。目前,香港已有3540幢大厦取得认可证书,受惠市民超过140万。
(据《 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