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微博虚假广告 成就商家暴利
本地西瓜如何撬动大市场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2 年 7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面对外地西瓜的围困——
本地西瓜如何撬动大市场
□本报记者 闫卫利  通讯员 郭延斌 文/图
  超市里,外地西瓜“唱主角”。
  市民在挑选本地西瓜。
  核心提示

  眼下正是西瓜大量上市的时节,我市本地产的旱地瓜以其个头适中、汁多味甜等特点备受市民欢迎。然而,受宠的本地瓜难掩散户瓜农的无奈境遇。面对外地瓜的挑战,本地瓜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本地西瓜如何撬动大市场?有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我市西瓜产业如何更好发展?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1 本地旱地瓜受欢迎

  瓜农卫治武来自洛宁县河底镇范店村。在涧西区同乐寨村口,他的洛宁旱地瓜卖到了一元钱一斤,比周围的其他西瓜高出两三毛,可到他这里买瓜的市民仍络绎不绝。

  卫治武说,很多市民知道洛宁旱地瓜好吃,贵一点也愿意买。这时,在附近做生意的张先生在卫治武瓜车里挑选了一个1公斤左右的小西瓜。他说,本地的旱地瓜个头小、汁多味甜,一个两块钱吃得很舒心还方便。

  在嵩山路洛铜阳光花苑门口,市民王玉龙一口气买了5个洛宁旱地瓜。他说,他家三口人,大西瓜一顿吃不完,放冰箱再吃不新鲜,本地瓜个头小、口感好,一天能吃一个,每天都吃新鲜的瓜。

  据市农业局园艺站负责人介绍,由于土质好、地势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我市的本地瓜尤其是洛宁瓜因口感绵甜、汁液多、皮薄,颇受市民欢迎,它的“小个头”也充分迎合了当下家庭人口少的特点。

  2 瓜农卖瓜盼天热

  在涧西区嵩山路上,满载西瓜的手扶拖拉机随处可见。瓜农们顶着烈日卖瓜,却希望天能更热一点。“再热点,我就可以早点卖完瓜回家了。”临近中午,卫治武抬头看着毒辣辣的太阳说。古铜色的脸上,汗珠顺着深深的皱纹流淌着。种瓜卖瓜是他家重要的经济来源,可每年的卖瓜时节是最难熬的。

  西瓜上市季节,和周围的瓜农一样,卫治武开上拖拉机,拉上一两千斤西瓜,行驶三四个小时,到洛阳市区或三门峡等地卖瓜。一车瓜要卖上三四天,遇上下雨天,卖瓜需要更长时间。舍不得租房,立交桥下、还未建成的建筑物等地成了瓜农们避雨休息的地方。白天头顶烈日卖瓜,晚上十点多收工露宿街头,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和噪音。

  瓜农们说,人员流动量大的地方指定卖瓜点少,不是所有的瓜农都能进去;不少指定卖瓜点距离居民区较远,瓜卖不动,他们只好在相对偏僻的居民区游荡。

  “尽管地段好的能卖上一元一斤,但是今年雨水太少,造成西瓜大幅减产,往年一亩地收3车瓜,今年3亩地收一车瓜,卖一元一斤也是勉强够本。”来自洛宁县河底镇麻延村的瓜农张旺说。

  3 外地瓜“来势汹汹”

  除此之外,外地瓜大量上市也让瓜农们头疼。

  7月,本地瓜大量上市,可在各大超市的瓜果区,本地瓜却踪影难觅。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家乐福超市刚刚实现农超对接,进了一批本地西瓜,王府井、大张、丹尼斯等大型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的都是外地瓜。

  据家乐福公共事务经理部张瑜介绍,外地瓜价位低,品相好,最重要的是有稳定的供货组织;而本地瓜虽然受市民欢迎,但大部分是散户种植,成本高,也没有一个类似合作社的组织负责与超市对接,无法保证供货的连续性,所以超市大都被外地瓜占据。此次进购本地西瓜,是由于刚刚有孟津的一个供货组织与他们联系才实现农超对接的。

  据市农业局园艺站负责人介绍,每年五六月份,外地瓜便大量上市,而本地瓜还在地里刚刚现蕾。以今年为例,陕西大荔温棚西瓜4月成熟,瓜贩看准我市的市场空档,从陕西进购大量大荔西瓜,销售价格一般在每斤1.2元至2元。每销售一斤,瓜贩可获利三四毛,远比本地瓜集中上市期的利润空间大。8月下旬,我市本地瓜上市期一过,整个市场又成为外地瓜的天下,销售期一直持续至10月。

  市农业局园艺站负责人说,由于我市的本地瓜成熟期晚且比较集中,上市销售期短,导致市场被外地瓜占领,等我市的旱地瓜上市时,无论从价格还是从市场占有率上已不具优势,造成本地瓜价低、卖瓜难现象出现。

  4 种瓜散户多无奈

  市农业局园艺站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西瓜种植面积约4万亩,主要分布在洛宁、孟津、宜阳,伊川也有零星的种植户。我市的西瓜产业呈两极化发展趋势:一方面,洛宁、宜阳散户采用传统方法种植旱地瓜,实行自产自销的小农经营模式,这部分种植面积占全市西瓜种植面积的3/4以上;另一方面是以孟津送庄一带为主产区的袖珍西瓜,从种子的选择、日光温室栽培、病虫害防治、销售等实行一条龙服务,走高端消费路线。

  孟津县慧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我市起步较早的合作社组织之一,其负责人李晓伟说,孟津的袖珍西瓜春节前后种植,4月成熟,除了满足本地休闲观光采摘外,大部分销往北京、郑州等各大城市,洛阳瓜果市场鲜有其踪迹。

  “每斤袖珍西瓜的收购价在4元以上,装成集装箱,一箱15斤左右销售价为120元。”李晓伟说,“瓜农一亩左右的大棚,一茬瓜的收益有两三万元。合作社负责统一收购,统一包装销售,瓜农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由产到销全过程。”

  面对这样的收益,散户们说,他们何尝不期望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卫治武说:“大老远把西瓜拉到洛阳卖1元钱一斤,如果有合作社收购,我们5毛钱都愿意卖,可就是没有这样的组织。”

  5 孟津经验可资借鉴

  目前,孟津县有十多家西瓜专业合作社,他们负责周边瓜果蔬菜的收购销售。作为当地的合作社之一,慧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负责收购销售,还拥有袖珍西瓜育种研究基地。

  每年袖珍西瓜种植季节,合作社统一购进农资,然后由农民统一种植,进行技术指导,合作社负责统一收购,统一包装销售。合作社还建设果蔬保鲜库等附属设施,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和信息网络平台,及时捕捉市场信息。

  “合作社有自己固定的社员,社员可享受优惠的农资价格和较高的收购价格。2006年,慧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有四五十名会员,如今会员已有200多人,农民都尝到了加入合作社的甜头。”李晓伟介绍道。

  目前,孟津县的不少合作社都为自己生产的袖珍西瓜注册了商标,并将商标贴在集装箱上,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并形成了固定的消费市场。

  6 完善产业链,对接大市场

  对比孟津县的西瓜种植模式,我市传统的西瓜种植方式除了缺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更重要的是销售环节的断裂。张旺说,麻延村原有大片的西瓜地,过去到了上市季节,村里一天能出去80辆拖拉机,如今出30辆都很难。现在,由于担心销路,很多村民宁肯外出打工,也不愿意种西瓜了。

  市农业局园艺站负责人分析,我市传统的西瓜种植组织程度低,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弱,瓜农的生产和销售都无法与市场实现对接,阻碍了西瓜的产业化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我市的西瓜产业要想立足洛阳市场,要先从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下手,可以学习孟津模式,鼓励种植大户带头建立一个种、产、销一体化的农业合作社,以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机对接。

  实行差异化种植也十分必要。我市旱地瓜成熟期集中,不利于把握市场先机。瓜农可在合作社的统一指导下,早、中、晚各种成熟期西瓜合理搭配种植,及早抢占市场,拉长销售时间。

  要注重抱团打造品牌。目前,我市孟津的袖珍西瓜和洛宁的官庄塬西瓜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益,值得学习推广。合作社还要引导农民绿色种植,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向品牌要效益。

  专家建议,政府要为瓜果销售开辟社区绿色通道。在每个社区设立专门销售区域,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实现瓜果蔬菜与社区的直接对接,既满足市民的需求,又解决瓜果的市场销售问题。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