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笙是我国古老的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老城区邙山镇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一个制笙世家,他们的制笙手艺已经流传200多年。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个制笙世家的笙曾经供不应求。如今,买笙的人越来越少,但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艺人依然在日复一日地手工制笙。这份坚持的背后,是对文化遗产难以割舍的情怀。
近日,记者来到毛岭头村,体验了“毛家笙”传人毛智远的一天,记录了他制笙背后的故事。
体验
工艺繁复,坚持手工制笙
■远近闻名的制笙老艺人
毛智远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村里的制笙艺人,他家制作的笙被称做“毛家笙”。从记事起,毛智远就跟着父亲学做笙,16岁时就已熟练掌握制笙技艺。
8时40分,记者来到毛岭头村,在村民指引下,很快就找到了毛智远住的小院。毛智远的老伴热情地将我们迎进了门,她用手指着二楼阁楼说:“我家老头在二楼干活,那儿亮堂。”
顺着楼梯,我们来到二楼阁楼,看到清瘦的毛智远正坐在一张旧桌子前弯着腰忙碌着,桌子上放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身边堆着制笙原料,旁边有一摞制好的笙。
■上百道工序全是纯手工完成
毛智远正在为一批笙做簧片,制簧片的原料是老伴从店里买回来的。
“一把笙的音色好坏,给簧片定音是关键步骤之一。”毛智远说着拿起一个簧片在嘴边吹着试音。看着那小小的簧片发出了响声,记者也学着他的样子吹簧片,鼓着腮帮子试了好几次,手中的簧片却发不出一丝声响。
毛智远介绍,笙主要由笙斗、笙嘴、笙管、簧片等组成,制成一把笙要经过上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完成的。
“做笙斗时,要先把楸(qiū)木(楸木,落叶乔木,木材细致)处理成直径6.7厘米左右的圆木,锯成段后用斧子一点点地砍成笙斗毛料,经细加工之后用水煮;再把笙斗毛料放在手工旋车上,先将外层旋光滑,再把里面掏掉一半,笙斗就基本制作完成了。做笙嘴时,要先用大尖刀把楸木做成嘴的形状,再用双人拉钻将中间钻空……”说起笙的制作工艺,毛智远如数家珍。
■制笙工具已有200多年“高龄”
为何不用机器制笙?毛智远说,做笙所用的工具实在太多了,有近百种,机器根本无法代替。
“很多工具都是父辈传下来的,用了几十年,习惯了。”毛智远指着手边的木质车床和手工旋车说,这些都是他曾祖父传下来的,已经有二百多年历史,曾有人愿意出高价想把这几件“古董”拉到博物馆去展览,被毛智远谢绝了。他说,只有用这些老工具,才能做成“毛家笙”。
“‘毛家笙’过去可风光了,那时候我和父亲每天从早到晚做笙都忙不过来。”毛智远说,这些年他比以前清闲了许多。现在做的笙主要销往北京、西安等城市的音乐学院和古乐社,偶尔会有吹笙爱好者来买笙。
背后
以笙为伴,期盼“”
■传承五代,毛家笙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毛智远今年58岁,和老伴育有两女一子。两个女儿都嫁到外地去了,儿子毛国永今年刚刚大学毕业,去郑州打工了。
“国永从17岁开始跟着我学做笙,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制笙手艺。”毛智远说,从曾祖父毛东兴创立“毛家笙”算起,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传到毛国永已是第五代了。
毛智远说,其实他年轻时也曾有机会转行。20世纪80年代,有亲戚做皮鞋生意发了财,想拉着毛智远一块儿干,最终被他拒绝了。
■手上的老茧,是制笙岁月的无声记录
几十年来,毛智远一直沿用父辈的制笙技艺,从选料到制作,每一个步骤都严格遵循。
“笙斗一定要用楸木,耐用且不易开裂;笙嘴一定要用墨竹,用火烤之后特别光亮;笙嘴漆要刷两遍,先用树漆和石头面刷层底,再刷一遍用水银和猪苦胆熬成的明漆;做笙所用的工具,也都要自己亲手打造……”毛智远说,只有守住这份坚持,才能留住“毛家笙”的独有味道。
做一把笙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可谓既辛苦又不出活儿,可毛智远说,自己喜欢跟笙打交道。他手上的老茧和刀痕,正是这几十年制笙岁月的无声记录。
■“我做的笙,跑得比我远多了”
毛智远说,虽然自己很少出门,最远只到过西安,“但我做的笙,跑得比我远得多”。
“60多年前,经常有上海等大城市的乐器厂来买我家的笙,还想聘请我父亲去做笙,最终被我父亲婉言谢绝了。抗美援朝时,洛阳的表演队还拿着我和父亲做的笙去朝鲜慰问演出过。”说起“毛家笙”曾经的辉煌,毛智远无比自豪。
虽然现在吹笙的人少了,但西安几家古乐社还经常买毛智远做的笙。“他们经常带着我的笙去全国各地演出,前两年还去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表演。”毛智远说,想到自己亲手做的笙漂洋过海,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这种古老的乐器,觉得自己的坚持很值得。
■已入选河南省非遗,期盼手艺永流传
毛智远的家里陈列着两个“宝贝”: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奖牌。他和妻子每天都要轻轻擦拭,生怕这两个宝贝蒙了灰尘。他说,这不仅是政府给的荣誉,更是对“毛家笙”制作工艺的肯定。
毛智远说,儿子毛国永虽然基本掌握了做笙的手艺,但并不太愿意一辈子做笙,觉得做笙太辛苦,又挣不了什么钱。他能理解孩子的想法,毕竟时代不同了,社会环境也在变,不能再要求孩子跟他一样,整日坐在阁楼里与木头和竹子打交道。
“以前,手艺传男不传女,更不能传给外人,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是老思想了。”毛智远说,“毛家笙”现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仅仅属于毛家,如果失传了,不仅对不起老祖宗,更对不起国家。他打算把做笙的工艺都记录下来,将“毛家笙”的手艺保留下来,把制笙故事讲给后人听。
采访手记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笙已经和我们渐行渐远。而在毛岭头这个小村庄里,毛智远仍坚持手工制笙。岁月的痕迹早已爬上他的双鬓,长年累月的劳作已让他的背微驼,那双布满刀痕和老茧的手浸在时间的缸里,留下来的是对老手艺的执著。正是这种执著的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不至于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