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孟津马庄或为“河图”核心发源地
谭长真 开创南无一派
南无拳 却如石沉大海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8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孟津马庄或为“河图”核心发源地
□乔炎合
    绘图 李玉明

    伏羲降龙马

    核心提示

    马庄村位于孟津县会盟镇西,村名与伏羲氏降伏龙马的传说有关。村中曾有多处有关伏羲氏的历史遗存。据笔者考证,马庄村可能是“河图”的核心发源地。

    1 伏羲降伏龙马 村名由此而来

    由孟津县会盟镇政府向西去1公里,路北有个1000多人口的村庄,这就是马庄。

    我们走进马庄村,方知该村自古以来就无马姓居民,打开《孟津县志》,才知曾隶属于孟津县负图里的马庄,在清嘉庆以前,并不叫马庄,而叫献图马庄。原来,马庄的“马”,并非取自马姓的“马”,而是取自龙马的“马”;马庄的“庄”,原取自拴马桩的“桩”,只因后人图方便,把“木”旁省掉,使“桩”变成了“庄”。由此分析,该村同中华文明的源头——“河图洛书”有一定关系。

    多年来,吾侄耀强热心探究伏羲文化源流,访问村中遗老,共同整理出一段传承久远的故事:

    远古时,孟津有一条黄河支流,名曰“孟河”。这个“孟”取自孟津的“孟”,并非取自孟姓的“孟”。孟河发源于邙山,流经卦沟村、负图村、上河图村、下河图村、马庄村,至雷河村附近入黄河。

    7000多年前,邙山森林茂盛、空气湿润,孟河水量丰沛。有一年,沿河居民发现背负图点的龙马不断浮现于孟河水面。有人将此事上报善驯六畜的伏羲氏。于是,伏羲氏亲赴现场,历经数番搏斗,在今孟河马庄村段河面降伏龙马。然后,他将龙马拴于马桩上,依照龙马背负图点举笔作画,将其命名为“八卦”。这就是史书记载的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故事。从此以后,孟河更名为“图河”,沿河村庄也纷纷以“图”命名,今日马庄村一带也被人称为“献图马桩”或“龙马献图桩”。

    后来,因伏羲氏降伏龙马之处成为宜居之地,村人对“桩”字多有忌讳,“献图马桩”又变为“献图马庄”。再后来,村人图简便,将“献图马庄”简称“马庄”。

    伏羲氏降伏龙马的传说,在马庄村几乎家喻户晓。笔者认为,伏羲氏降伏龙马的传说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其驯养野兽、发展畜牧的创举。数千年来,马庄村人不忘伏羲氏,曾建庙堂纪念伏羲氏。

    如今,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都记得,不知何年起,村人为感念驯养六畜、降伏龙马的“牧业始祖”伏羲氏的恩德,每月三次在村头举办孟津县规模最大的骡马交易活动,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

    2 曾经多有古迹 或为“河图”之源

    笔者今年71岁,马庄村是我的出生地,二祖父乔文会是当地知名学者,也是我的启蒙恩师。马庄村南大街东头有一座人称“南堂”的小庙,二祖父说:“那就是伏羲堂。”伏羲堂往东不远的农田中有片小土岗,二祖父说:“那就是伏羲画卦台。”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乡里在南堂前设岗。那时,庙堂里空空如也,连一尊塑像也没有,但庙前还竖立着石质拴马桩。

    村北的三官庙、关帝庙合称“北庙”,我儿时就读的学校是由北庙改建的,教室的大梁上存放着三丈长的红色龙杠。听上辈人讲,那是早年正月耍社火用的。每逢正月,村民在龙杠上扎饰伏羲龙马神像,由10多个身着古装的青壮年肩扛龙杠,在锣鼓喧天中踩街、祭祀。此外,早年我还能隐约看到村西图河边的“前马圈”和村东伏羲画卦台边的“后马圈”。然而,待我20世纪60年代返回故里时,却发现南堂、拴马桩、龙杠、“前马圈”和“后马圈”全都消失了,只有北庙作为马庄中心学校校址存在。后来学校在村南大路旁新建,北庙也被彻底拆除了。

    图河流经马庄村西、村北。在我少年时期,图河常流常清。我常和同龄伙伴一起下河摸鱼、洗澡。后来,因水位下降、泉水枯竭,图河变成季节河,大多数时候干涸。

    马庄村北1.5公里处是黄河,一些学者只知孟津有黄河,不知孟津有黄河支流图河,往往把“河图”的发源地定为“孟津境内的黄河中”,此说已被不少权威著作所引用。如果此说确凿无误,那么,孟津何以会有以“河图”命名的图河?孟津图河流域何以会有以“河图”命名的卦沟村、负图村、上河图村、下河图村、马庄村和负图寺等村、庙?

    综上所述,孟津马庄有可能是“河图”的核心发源地。伏羲氏生于甘肃天水,业于河南孟津,葬于河南淮阳。笔者认为:孟津马庄是其研发、创新之地。伏羲氏在孟津成就两大伟业:一是发现“河图”、绘制八卦,获得“人文始祖”之称;二是驯养六畜、发展畜牧,获“牧业始祖”之称。

    (作者系河洛乔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