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使用的“存折”。 |
|
在涧西区湖北路办事处天九社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银行:10年来,这里共有400多名学生“储户”,“存折”上则一笔一笔记录着孩子们的“存款”——爱心。
形式新颖,孩子欢迎
近日,记者在天九社区看到,即将升入东升二小六年级的毛毛和同学们在帮助社区打扫卫生,有老人来办事,他们就主动扶一把。“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多做好事。我们都觉得做好事比考满分还要高兴。”毛毛翻开自己的“存折”,上面记录了她一个假期的好事内容,有的是在马路上捡了钱包,有的是在公交车上让座……
天九社区主任李静说,为解除社区双职工的后顾之忧,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2002年暑假,该社区倡议成立了“道德银行”,要求孩子们在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并以记日记的方式“储存”下来。2005年,社区和辖区东升二小联动,共同引导和鼓励孩子们在社区、学校、社会上做好事。2010年寒假,由湖北路办事处出资,学校和社区共同设计了“存折”,对“道德银行”作了进一步规范:“大额存款”(典型的好人好事)详细记录,“小额存款”(一般的好人好事)可简单记录;每学期,“总行”(校大队部)会根据“存款”情况评出“道德富翁”并进行通报表扬,社区则会给予文具等奖励。
“学校用‘存折’的形式鼓励我们做好事,我们觉得既新鲜又有趣。每天我都会提前去教室,帮助同学擦桌子、擦黑板,打扫卫生。现在,我们班的纪律可好了,平时在班里面几乎看不见一片废纸。”东升二小学生小游说。
探索德育新模式
东升二小一名班主任王晓照说,“道德银行”为学生道德培养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一方面,它改变了口号式的教育模式,让道德建设变得形象化了;另一方面,“道德银行”与奖罚机制挂钩,激励学生将做好事变成习惯或常态。
采访中,一些家长表示,孩子以前在家从来不主动做家务,现在知道洗碗、拖地、扫地了,关心人、帮助人的意识也明显增强。
采访中,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如社区工作人员经验不足、活动形式不够灵活、有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加等。有家长认为,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肯定,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或是绞尽脑汁做好事,不仅耽误学习时间,反而失去了做好事的意义,让其流于形式。
李静说,开展“道德银行”的根本意义,不是要培养孩子偶然性或突发性的“善举”,而是要培养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10年来,他们也在不断总结、提升。如今,社区会在每学期放假前,到学校开对接会,和老师们共同探讨假期的活动主题,由学校老师提前向孩子们介绍活动内容和注意事项。
多方联动,方能长足发展
涧西区关工委主任张爱芬说,“道德银行”呼应了社会对道德重建的需求,小学教育阶段是孩子的启蒙阶段,培养孩子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必要。2003年,“道德银行”活动在涧西区的38所学校推广开来。目前,它已经作为洛阳市关工委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2012年全市关工委年度工作安排,拟向全市青少年推广。
东升一小从2003年开始开展“道德银行”活动,并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存折”,将孩子们做好事的情况存进去,每个月在年级内进行评比。“这么多年过去了,做好事已成为许多学生的习惯,学生素质、班级纪律、学校风气有很大改观。”该校大队辅导员李老师说。
张爱芬说,这一活动要长期开展下去,学校、社区和家长应该注意联动和衔接。社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活动,和学生、家长加强沟通,丰富“道德银行”的内容和主题;学校也应该加强引导和教育,借助节假日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行善;家长则要鼓励、支持孩子参加这种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督促,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把做好事变成一种习惯,进而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将爱心真正储存进每个人的心里。
记者 王晓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