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培:每天都是2月14日
【感言】
教师的责任心不需要作秀给谁看,它实实在在,平平凡凡!我们不会因为无人喝彩而不做,也不会因为无人知道而放弃。这份责任心就是对学生的爱,这是一名合格教师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是学生健康生长的土壤。
2月14日,偃师市城关镇杏园小学教师张培培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一个空座位引起了她的注意:一向按时上课的学生一凡没来,也没请假。下课后,她赶紧联系一凡的家人,可是一连打了3次电话,电话那头却始终无人接听。她不禁犯起了嘀咕:不会是家里出什么事儿了吧?
出于责任心,张培培又反复拨打电话,4个、5个、6个……接连打了10多个电话还是无人接听。情急之中,张培培发动所有教师寻找学生家长其他的联系方式,终于找到了一凡父亲的电话。
电话终于通了,一凡的父亲智卫星当时正在外地工作,接到电话后,他恳求张培培在校园里再找找。张培培找遍学校每个角落,也没发现一凡的身影。焦急的张培培再次拨通智卫星的电话,智卫星慌了。“不好,可能出事了!”张培培赶紧放下电话把情况告诉学校领导,学校组织教师赶到学生家里。大家协力破窗而入,屋内的情景把大家吓坏了——因通风不畅,一凡和妈妈煤气中毒已昏迷不醒,一凡年幼的妹妹还有意识,趴在妈妈身边啼哭不止。大家赶忙拨打120,迅速把3人送往医院。经过医生紧急抢救,一凡和妈妈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当天下午,张培培赶到医院看望母子3人。一凡的母亲伸出颤抖的手,哽咽得说不出话,一凡的父亲也激动地说:“张老师,没有你的26个电话,俺家的天都塌了!真的谢谢你!”至今,一凡妈妈还保留着张培培打给她的20多个未接电话。她说,这是她一家三口的救命电话,她要一直保留着它。
张培培的26个电话,挽救了3条性命。
如今,还经常有人对张培培提起2月14日,但张培培说,我职业生涯的每一天都是2月14日,要一样地认真负责,一样地执著坚守。
高彦学:山区孩子的守护者
【感言】
三十七个春秋,三十七杯醇酒,醉了又醉却不肯放手;三十七个春秋,黑发随着秋风悄悄飘走,粉笔的飞沫染白了额头;三十七个春秋,像一头黄牛俯首耕耘汗洒绿洲,唯愿硕果累累丰实的秋……
59岁的高彦学是孟津县横水镇上院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1976年,他加入教师队伍后就再也没有离开三尺讲台。在偏远的大山脚下,每天去学校要翻山越岭走4公里的山路,算下来37年走了几万公里的路。不管风霜雨雪、严寒酷暑,37年间他没有旷过一次工,也没有无故缺过一节课。为了山区的孩子们,他舍弃了一个又一个升迁的机会,打消了一个又一个下海经商的念头,默默地倾洒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他把学生当成儿女,为他们做饭、洗手洗脸。他还掏钱给学生看病,照顾生病的孩子。学前班学生乔梦妍患有脱肛病,一解大便大肠头就掉下来,高彦学每天都要帮其往上挤,从无嫌弃之意。学生王廷战掉进3米深的水里,水性不好的高彦学毫不犹豫地下水救出学生。
2002年,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但他忍着病痛坚持教学。饱受病痛折磨的他,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课,在妻子的搀扶下,他冒着大雨,踏着泥泞赶到学校。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至2010年,全镇举行了8次统考,他所教的语文、数学8次取得第一名。
“病魔缠身十余秋,教师职责永不丢。春风剪断烦恼丝,一路拼搏到白头。”
高彦学像一名不败的斗士与病魔抗争。同时,他又是山区孩子的守护者,时刻关心着山区孩子的冷暖苦乐。
童音是岁月中最美的音符,淡泊是生活中最高的享受。三十七个春秋,他把年华播种在希望的田野上。
张胜辉:坚守三尺讲台的教育专家
【感言】
我不属于我自己,我只是一个团队的缩影、一个符号的代表。23年来,我深深感受到:教育需要一种执著,唯有执著前行,才能收获成功、收获幸福!
担任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的张胜辉,20岁时就凭借对珠心算和作文教学的研究,成为我市中小学十佳青年教师;30岁时,先后成为国家级语文骨干教师、特级教师、省教育专家,央视《新闻联播》对他的事迹曾作过报道……
1989年从原洛阳市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张胜辉回到家乡李楼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不甘平庸的他与珠心算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在洛阳珠心算方兴未艾,张胜辉就利用假期北上吉林,南下广州;拜名师,听教诲;买书籍,做研究,把精力和工资全花到了研究珠心算上。
珠心算练习的难度较大,他每天早中晚陪学生练3次,每次都要口齿清晰地在不断加快念题速度的情况下于半小时内念完4000个4位数数字,他的嗓子哑了,甚至几度失声,但训练从未间断。
辛勤耕耘终于有了结果,在珠心算比赛中,他的学生获中南五省冠军,纪录至今无人打破,实现了河南省在全国珠心算比赛中金牌零的突破。
1999年,张胜辉担任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常务副校长。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新建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空缺较大,学校生源不足。面对现状,张胜辉沉下心来搞学校建设,大到学生宿舍安排、餐厅布局,小到一个挂衣钩、水龙头,一切都记挂在心。
2003年,张胜辉接任校长职务后,他把教师发展放在第一位。他带领教师每月开展一次义务劳动,这一干就是13年。学校800多平方米的篮球场是他和全体教师牺牲休息时间一寸一寸硬化出来的,脚下2800平方米彩砖是他和教师们一块一块铺设出来的,48个乒乓球台是他和教师们自制的……
这些努力使这所农村小学20余名教师在全国、全省优质课大赛中获得30多个一等奖,产生了3名特级教师、6名国家级骨干教师、3名河南名师、6名洛阳名师。
10年里,他和教师们把跳绳作为学校特色课程深入挖掘。一根小小的跳绳,让他们玩出286种花样,这不仅提高了师生的身体素质,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2009年在全国锦标赛上收获了近一半的金牌,在香港亚锦赛上为祖国赢得首枚金牌,2010年在英国世锦赛上获得8枚银牌……
2007年以来,他先后受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国家体育总局指派,出访美、英、韩等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校长高峰论坛、2012年“面向未来:小学教育的使命”国际教育论坛上都有他的身影;2011年,张胜辉被中国教育学会确定为全国30名“成长中的教育家”培养对象。
对张胜辉来说,收获是一种幸福,放弃也是一种幸福。面对提拔调动和全国各地名校的高薪聘请,张胜辉最终选择了坚守——因为他明白这里才是施展才华的天空,拥有这片天地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