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宜阳锂电池项目有序推进
让政府受益 让百姓受用
新型农村社区——
给农民“城里人”的幸福
社区警务室 便民“小课桌”
打造干净有序城市第一阶段考核8月份评比通报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9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新型农村社区——
给农民“城里人”的幸福
见习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宋会杰 田义伟 李兵辉
    (上接01版)

    2010年,得知村里建社区,他心急火燎地卷了铺盖赶回来,在家门口建起了塑钢加工作坊。

    此时,附近的轴承产业园开建,他把2亩地出让给产业园,每亩地28200元。

    今年3月,旧房按1:1置换社区新房,张学敏原有的25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换了一套150平方米的三居室,还拿到了多余100平方米兑换的5万多元补偿金。

    他把两次补偿的10万多元都投到了塑钢作坊,还承包了两栋社区楼的塑钢制品制作。

    “为村里做东西,自己能赚钱,村里还不用担心质量。”张学敏说,“既能顾家,也不耽搁生意,一举两得。”

    现在,老张的庄稼地里建起了轴承产业园区,旧房子原址上盖起了新社区,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像他这样把生意做到家门口的还有很多。

    距离张学敏家不远的一间理发店,是社区低价出租给叶红玲的,家住大柳树村的她离异后,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时常外出打工,和孩子聚少离多。牌窑社区一期工程建成,在门面房招租优先考虑本地群众的优惠政策下,渴望安稳的叶红玲租下一间门面房,凭手艺开了间理发店,还以成本价在社区内购买了一套小户型住房。

    现在,叶红玲和两个孩子的生活平静而美满,她倍加珍惜这份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幸福。

    张学敏和叶红玲仅是牌窑社区众多居民走上致富路的缩影。在牌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伊始,就统筹考虑了配套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一园一地一市场”即一个轴承产业园、一个黑杂粮种植基地和一个改造升级的商贸市场,三大产业齐头并进,可就地安置4000余名劳动力就业,社区内剩余劳动力还可从事配套的服务业,保障收入来源。“弄个啥买卖”“干个啥项目”成了居民们常合计的话题。

    “城市人的幸福”不远了

    因为牌窑新型农村社区,李龙喜开辟了人生新舞台,李长山解放了老思想,张学敏找到了营生,叶红玲守住了幸福……而牌窑新型农村社区仅是我市诸多社区的一个缩影。

    因为社区,犁耧锄耙被放进了工厂,田间地头变成了车间,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

    此时此刻,仍有成千上万的农民,或耕作在田间,或辗转在工地,在为幸福和“城市梦”而打拼。

    根据规划,我市将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1749个行政村10032个自然村,规划整合为355个新型农村社区,2020年前将全部启动并建成90%以上。届时,将有更多的农民圆自己的“城市梦”。

    相关链接

    目前,包括牌窑社区在内的全市33个试点,已全部开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同步建设的社区有19个。截至8月底,全市新型农村社区楼房开挖地基的486栋,出地面的310栋,封顶的115栋,建成房屋7780套,累计投入资金21.5亿元,通过产业集聚、“三篇文章一起做”打造特色农业和发展特色旅游、服务业等途径,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贸则商贸,宜旅游则旅游,用固定的工作岗位、稳定的收入来源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我市第二季度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全市上下统筹“六加一”、提升“六加一”的大背景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住房抵押贷款政策、加快新型社区纳入全市房屋管理系统、开展社区产业园项目招商洽谈、完善新社区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措施将陆续出台,将从根本上解决“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来、粮食怎么办、发展怎么办”的四大难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