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让“洛阳制造”成为“洛阳创造”
走“蓝海战术” 做行业领跑者
工厂化生产鲜菇 致富路越走越宽
民生改善攻坚战进展情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10 月 17 日 星期    【打印】  
让“洛阳制造”成为“洛阳创造”
我市将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力争未来3年新增科技服务机构百家以上,科技服务业年均增幅保持在20%以上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是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

    科技服务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我市工业基础雄厚,科技资源丰富,科技服务业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和基础,但与一些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我市将通过实施科技服务业发展科技工程,进一步壮大科技服务产业规模,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

    ■明确目标 加速转型

    当前,制造业日益变得“服务密集”,服务业也更多融入工业化生产方式,价值的核心正由产品制造转向创新和服务。

    针对我市传统制造业优势,我市提出,要不断加快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从单纯提高产品技术水平转向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综合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走向价值链高端。

    基于这一目标,我市将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前端设计、中间产品制造、后端工程总承包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逐步实现制造企业由现在微弱服务和服务附加阶段向服务增值、整体解决方案和单独提供服务阶段发展转变,促使我市制造企业由产品提供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实现制造业跨越发展。

    鼓励支持制造企业在设计、研发、创意、物流、营销、融资、技术支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服务的快速发展。通过信息、研发、咨询、金融、电子商务等专业化服务,促进制造企业在商业模式、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等方面创新,提升制造过程和服务过程的效率。积极鼓励研发服务外包、合同研发组织等研发服务新业态的发展,积极培育第三方工业设计机构、检测服务机构发展,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在加快“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方面,我市有明确目标:到2015年,我市将培育10家“服务型制造优势示范企业”,带动全市制造业企业由“洛阳制造”转型升级为“洛阳创造”。

    ■建设平台 完善体系

    目前,我市拥有科研机构600余家,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16万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86万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48人,另外还拥有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省级创新团队11家,每万名职工拥有1488名专业技术人员,密度居全国前列。

    此外,我市有科技服务机构400多家,拥有大型试验检测设备近2000台(套)。其中,属国家统管的23种大型精密仪器近1000台(套)。在轴承、耐火材料、农机、矿山机械、有色金属等行业,拥有一批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科技服务优势。

    这些都是我市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有利因素。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更要看到劣势: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缓慢,公共服务功能弱;科技服务机构规模小、范围窄,服务能力不强,专利、成果转化缺少专业服务机构等。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下一步我市将加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科研院所的科技服务机构剥离或独立注册新的服务机构,发挥轴承、机械设计、工业软件、模具等现有的专业技术服务水平,扩大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委托研发、检验测试、技术培训等服务,促进科技服务产业化发展。

    促进全市各级重点实验室开放,扩大技术服务范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相关活动,解决重点实验室研究与社会技术需求脱节的问题。开展技术转移“金桥”工程,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软件测试、动漫渲染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此外,我市将依托高新区和各类工业园区,建设软件、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检测等专业化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各类工业园区,实施孵化器“摇篮”行动和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行动,开展“一园区、一孵化器(或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到2015年力争建成孵化器50家、生产力促进中心50家,为企业发展不同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创新服务。

    同时,办好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创业园等各类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完善的技术转移、政策辅导、项目申报、专利申请、成果转化、技术检测、质量认证和融资上市等现代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力争到2015年,我市新增科技服务机构100家以上,科技服务业年均增幅保持在20%以上。”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融合发展 实现倍增

    融合发展才能实现科技创新效益倍增。

    根据规划,我市将加快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培育科技文化创意示范县(市)区和示范企业10个;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机构3到5家,创新科技金融产品3个以上。

    在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方面,我市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实现财政科技投入的倍增效应。比如开发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信用保险质押等科技金融产品,探索科技贷款担保、科技保险、产权交易与股权交易等新模式,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为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同时,积极为不同业态、不同成长阶段企业融资需求提供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贷款担保、科技保险等在内的差异化服务,促进科技与金融资本有效融合。

    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方面,我市将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园区建设,围绕文化产业和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科技需求,探索建立文化和科技融合路径。

    下一步,我市将建立创意设计发展促进中心,深入开展“创新洛阳”创意设计大赛,加快推动以工业设计应用为主的产品设计,以包装设计、广告创意为主的视觉传达设计以及动漫、游戏为主的数字多媒体设计等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创意设计优势企业。

    本报记者 李江涛 通讯员 张现利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