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图
李玉明 | |
成语词典
【成语】乐不思蜀
【人物】刘禅
【释义】原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来比喻乐而忘返或者乐而忘本。
【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1 刘禅昏庸 亡国被俘
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地位。其中,刘备所在的地方称为蜀。刘备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刘禅小名阿斗。
刘备临终前,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刘禅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诸葛亮去世后,蜀国的国力迅速下滑。
公元263年,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蜀国抵挡不住,终于失败。刘禅惊慌不已,出宫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
2 观蜀地舞 不思故国
刘禅投降以后,被魏王接到洛阳居住,魏王还给他封了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封号,赐住宅、僮婢百人,月给用度。
其实,当时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但对他还是有点怀疑,怕他表面上装成顺从的样子,暗地里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试一试他。
有一次,司马昭请刘禅喝酒,席间,故意叫人为刘禅表演蜀地乐舞。跟随刘禅的蜀国人看了都触景生情,想到灭亡的故国,难过得直掉眼泪。刘禅却无动于衷,咧着嘴看得高兴。
司马昭看见这种情景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司马昭故意问刘禅:“你想不想故乡呢?”刘禅随口说:“在这里很快乐,我并不想念蜀国。”
后来,刘禅的近臣郤正教他说:“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主公应该痛哭流涕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这样司马昭尚有放我们回蜀地的可能。”
果然,不久司马昭又问到这个问题,刘禅不假思索,将这些话像背书一样说了一遍,但又挤不出眼泪来,只好闭着眼睛。司马昭问他:“为何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像是郤正的呢?”刘禅睁开眼睛,吃惊地说:“是呀,您说得不错,您怎么知道?”司马昭听后哈哈大笑,左右之人也都笑了。
3 余生安乐 死葬洛阳
对刘禅此举,后人有诗叹曰:“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刘禅曾身为一国之主,居然连装着想念故国都装不出来,司马昭明白刘禅确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备他了。于是,刘禅便在洛阳安乐度过余生,最终死于洛阳阿斗小城内,葬于现在的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翟泉村东。
后人常把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为“乐不思蜀”。也有人提出,也许刘禅并不算十足的昏君,因为他毕竟在位40多年,他的“乐不思蜀”没准是明哲保身的韬光养晦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