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汉书》的作者。
班固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班彪是著名的学者。班固自幼随侍父亲,深受父亲影响,故9岁能为文,16岁入洛阳太学,“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深得当时儒家学者器重。
班彪曾作《史记后传》65篇,记述《史记》以后西汉的历史。班固阅后,认为“所续前史未详”,于是潜心研思,决心要在父亲的基础上撰写一部完整的汉史,以完成父亲的遗愿。他以“著述为业”,一直到东汉建初七年(公元82年),完成了《汉书》的大部分编纂工作。
但是,班固的《汉书》并没有经他的手全部完成。班固能词善赋,汉章帝也爱好文学,因此,常令班固随从巡狩,后任命班固为玄武司马。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班固跟随大将军窦宪征伐匈奴,为中护军。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因而受到牵连,先被免官,后下狱,不久死于狱中。后来,其妹班昭和马续奉诏续写班固尚未完成的《八表》和《天文志》。
班固在洛阳用20多年时间所著的《汉书》,是继司马迁的《史记》之后的又一部伟大历史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述了从秦末农民大起义到王莽失败的历史,共100篇。《汉书》文辞优美,叙事详尽,在史学界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资料。班固所创的“志”,为后世许多史学家所继承,对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班固和司马迁被人们并称“班马”,为后世称颂。
除《汉书》外,班固的辞赋作品也相当著名,如《两都赋》中的《西都赋》和《东都赋》都是鸿篇巨制,与张衡的《二京赋》齐名,世人因此将他们并称“班张”。
(资料提供: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