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社 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邮政最热门 气象无人报
如何给幼儿教育“小学化”戴上金箍
六位亲属昨起程赴东北祭奠烈士
连接“网上网下” 架起“沟通之桥”
民营养老机构运营难如何破解
“河洛经典”展演剧目早知道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10 月 25 日 星期    【打印】  
资金不足 利润较低 数量较少
民营养老机构运营难如何破解
    核心提示

    近年,我市民营养老机构发展迅速,目前正在运营的63家养老机构中,绝大多数是民营的。然而,民营养老机构规模普遍较小,资金不足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资金不足,规模难扩大

    郭秀云在瀍河回族区经营一家老年公寓,至今已有6年,改善硬件设施、扩大经营规模一直是她的心愿。“不过这几年护理员的工资、场地的租金逐年升高,公寓维持正常运营都比较难,更别说扩大经营规模了。”她无奈地说。

    郭秀云算了一笔账,这家老年公寓目前住着40位老人,其中能自理的老人每月护理费(包含生活费)约为750元,不能自理的每月费用在900元至1300元。上个月,老年公寓收入约3万元,而房租4100元,员工工资1.4万元,水、电、天然气费用约1000元,膳食费1万元,共支出2.91万元。“上个月至少顾住了成本。夏季耗电量大,有时入不敷出。”郭秀云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民营养老机构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调查发现,63家正在运营的养老机构中,床位在100张以上的不足两成,其余规模都很小,床位数普遍只有三四十张,经营惨淡。

    数量较少,市民盼扩容

    除了资金不足,民营养老机构数量不足也制约着该行业发展。

    “子女要上班,老伴患了中风,一个人实在照顾不过来,不得不把她送到了安乐附近的一所养老院。”家住新区的杨先生说,每次去看望老伴,坐公交车得近1个小时,若遇到刮风下雨,来去十分不便。杨先生盼望着他家附近就有养老院,这样每天散步就能去看老伴了。

    经营养老院13年的杨顺香,今年她又筹措了近200万元资金,在五股路附近购买了一栋三层小楼,增加了100张养老床位。“社区养老是未来养老业发展的一种主要模式,我们也很想进驻社区开办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便利。”杨顺香说,但眼下大部分小区都缺少用于开办养老服务中心的场地,因此暂无法进驻。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有老人的家庭特别希望小区附近就能有养老机构,这样照顾老人比较方便。虽然目前我市针对老年设施建设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并没有对养老机构等进行规划,因此其数量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创新模式,探索“公办+民营”

    针对这些问题,我市加大了对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不少优惠措施。

    郭秀云说,针对民营养老机构,今年我市出台了多项优惠措施,如城市区新建(自建房和租用房)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在50张以上,自建房的每张床位补贴2000元,租用房且租用期5年以上的每张床位补贴1500元;市属县(市)新建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补贴按自建房1500元、租用房1000元的标准执行。我市出台的优惠措施让郭秀云很受鼓舞,她希望还能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养老行业中来。

    一些业内人士建议,今后在居住小区、经济适用房的建造和旧城区改造过程中,应把养老服务设施作为与幼儿园等社区配套设施同等重要的项目来建设,新建小区的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要与住宅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洛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正式出台,我市养老体系规划建设进度将加快,目前政府正在探索“公办+民营”模式,解决民办养老机构数量不足的问题。未来,由政府出资完成养老机构的基础建设后,再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形式,把经营权、管理权、服务权交由企业、社会组织等非政府部门或个人,吸收民间资本,转变经营机制。

    目前,已有不少养老机构开始尝试“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与一些医院、疗养院合作,整合资源,实现了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安养的有机结合。

    记者 戈晓芳 通讯员 张萌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