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陆浑水库建设略忆
忆 雁
幸福是一只蝴蝶
枫叶似火
隔花人远天涯近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10 月 29 日 星期    【打印】  
若有所思
忆 雁
□许向阳
(全景网供图)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案准备得再充分,也会出现始料未及的情况。今天早读时间,我领着学生吟诵唐代洛阳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该诗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纵然抽象,学生也很快能和古人产生共鸣。赏析至该诗尾联时,我点拨道:“作者最后点明主旨——道出漂泊江湖的游子思念家乡以及亲人。”突然,有个男生问:“老师,可以携带书信的大雁,长得和《丑小鸭》里的白天鹅像吗?”

    我扫视了一遍教室,满怀期望地问:“你们谁见过大雁这种候鸟呀?”学生莫不摇头。此时的我颇为窘迫,便极力搜索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凭借少年时留下的印象解释说:“老师只仰望过高飞的大雁,它的身体估计没有天鹅大,应和鸭子相当,颜色也不是纯白。家里如果有电脑的同学上网查查,就可一见分晓。”

    下课后,关于雁的问题让我不能释怀。30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可谓眨眼瞬间,却在我们这里造成了明显的环境变化。

    以前每年深秋,我都能听到高空群雁的叫声。由于年年如斯,我就习以为常了,自然觉得雁鸣成了季节轮回的特定音符,也没什么美感,和家乡龙池里的鹅叫差不多。只不过声声雁鸣,能让人品出秋的寂寥罢了,远不如看雁有意思。蓝天白云间,萧萧秋风里,听着雁鸣,目送雁阵,确实令人心旷神怡。

    空阔的洛河滩是观雁的好场所。我的心间就镌刻着这样一幅图画:河水澄明,蜿蜒如练;茫茫疏林,杨柳相间;书写绿色诗行的麦田,远接堆叠蓝玉的南山。一群大雁列成“一”字振翅而行,顷刻又排成“人”字款款而飞。驰目远望,真有杜工部“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意境。

    如此情景如童年一样有去无返,尘封在我记忆的深处,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如梦如幻。那铿锵有力的叫声随着大雁渐行渐远,也慢慢不可多闻。奋力向南翱翔的雁阵也经想象渲染,涂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当我们打开诗卷,不难发现大雁是最易激发诗人神经兴奋的对象之一。唐诗中有“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之句,宋词里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之句。作者或把大雁作为萧瑟时令的代称,或把它作为落寞人生的象征,或以它寄托对家乡的思念,或因它勾起对亲人的眷恋等。

    家乡过往的大雁也许鸣叫了千秋万代,现在却少见了,真令人遗憾。这不知是造化的无情,还是人为的灾难?但愿洛阳别的地方仍常见翩翩飞过的大雁。我们要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留住了大雁,最起码孩子们不再有知识理解上的困难。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