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韧
作者:季羡林
简介: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在经历大起大落的人生之后,他以最真诚的态度,在本书辑录的文章里,把自己对世相、友情、爱情以及读书、做人的体悟娓娓道来。
翻翻这本书,你会发现这些文章——这些季氏关于人生的经典漫谈,或许早已被很多粉丝所熟知。季羡林一生钟爱散文,自17岁开始创作散文,一生笔耕不辍。他之前发表的作品都是写人叙事绘景,晚年才有这些说理的文字。这是一位人生将尽的老者,回望来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他一再说“吾辈小民,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天天忙着吃、喝、拉、撒、睡;操持着柴、米、油、盐、酱、醋、茶”,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或许感到亲切,或许想着荣誉等身的大师还这样俯下身来亲民真不容易。
然而你是否知道,他出身低微,出生于鲁西北赤贫的农民家庭,家中不仅没有一本书,而且从记事起一年只吃一两次白面。如果不是命运的偶然性,他是绝不可能从农民变成知识分子,进而留洋读书,仕途上也平步青云的。他有着我们最熟悉的中国人的面孔,他也从没有忘掉农民的本色。他一上来就跟你讲“不完满才是人生”,你听着或许觉得这是个高明的道理。然而当朱光潜说“不完美才是美”时,他可能是基于对西方文艺美学理论的探究得出的结论。当季羡林说这话时,你不免会想到他童年离开父母、寄人篱下;想到他尝尽包办婚姻的苦涩,一生冲不破那个藩篱,有爱不能爱,有家甚于无家。你同时就读懂了他另一些“怪”话,他一面劝人家庭温馨要“真”和“忍”,一面“炫耀”自己的家庭成员是四只猫、两只龟、五只甲鱼。你就知道他这个人一定是敏感而孤独的。
季羡林一生待人接物最重“情”。在他之前那些脍炙人口的散文里,篇篇流露着真性情,而晚年这一系列关于人生思考的杂文,反倒平实得干巴巴,不太流露什么情。因为老人已用一颗真心检验了人生的历程,在他心的镜子里,照出了“真谛就寓于日常生活中”。当他说“人生的真理都是明白易懂的”时,说“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一个哲学命题来讨论”时,他正是明白地告诉我们“真理”就是生命中那些最真最实的存在。
这就是季羡林的真实人生,用钟敬文的话说,“如同野老话家常”。不过,你如果以为每个野老都能话出这样的家常可就错了。这“真”里蕴含了一介书生丰富细腻的感情。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回到开篇的话,今天我们翻开前人的人生之思,就是接过了他们曾经秉持的“烛火”,那些常议常新的话题是不变的,然而照亮的该是活人面前的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