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我看《一九四二》
活色生香说菜名
靠山人家
行道树史话
乡愁是一只孤独的鸟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12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影视热议
我看《一九四二》
□孙钦良
    历史,有时候是被刻意遮蔽的,其实只要还原了真实,历史本身就构成震撼。刘震云编剧、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不过是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河南大旱带来的灾荒,结果却让我们惊醒,让我们泪雨滂沱了。

    1942年河南大灾荒,千百万人流离,300多万人饿死,多么触目惊心,但史料均不详述,地方志在涉及此事时,往往以“大旱,人相食”一笔带过。时至今日,许多人不知中原曾有过这旷世悲剧,整体性遗忘的背后,深藏着两大原因:第一,民国政府刻意淡化,以掩盖其不作为。第二,亲历者也在刻意忘却,不愿再提及“糟事”。刻意忘记使历史失去了借鉴功能,而民众也渐渐地没了“记性”,似乎灾难从来就没有发生。

    而灾难却真实地发生过。旱灾、战争、饥饿的鞭影,抽打过整体河南人的灵魂。你看:成群结队的逃荒人群中,汇集着不战而退的国军,从豫东、豫北向陕西方向逃亡,日寇的飞机在头上狂轰滥炸,溃退的国军却抢去老百姓的马车和行李,在固有文明都被饿得头晕眼花时,人们对文化、性、阶级、敌我的概念发生了改变,自我伤害,自相杀戮,一路逃亡,一路死亡,饿殍遍地,哭声震天,饥饿粉碎了人伦秩序,人的尊严也无从谈起,剩下的就只有“活下去”这一简单思维。

    张国立扮演的老东家名叫范殿元,他原本是地主,赶着马车躲灾,马车上拉着粮食,粮袋上坐着他一家人。三个月后,他们到了潼关,车被抢,马被夺,车上的人一个个死去。这时的他醒悟了,逃出来是为了让人活,为什么到了陕西,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了,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群中一个人向他喊:“大哥,怎么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回答:“没想活着了,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转过岭坡,他看见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姑娘,正趴在死去的娘身上哭。老东家上前劝道:“妮儿,别哭了,你娘身子都凉了。”小姑娘说:“俺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都不认识了。”老东家说:“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小姑娘仰起泪脸,喊了一声“爷”。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前走,遗尸夹道,丘壑连连;触目处,路无尽头,不见乡关……

    画外音中的刘震云说,这个小姑娘,后来就是我的娘!当我说要写这段历史时,娘说:“孩子,提那糟事干啥!”是啊,苦难而隐忍的民族,习惯于记录幸福而淡化痛苦,这是经历苦难太多的缘故!热衷于看《舌尖上的中国》,而不忍回望刀尖上的馒头,皆源于饥饿的记忆太深!作为当代人,我不能去责怪一个母亲为了儿女,为了两块饼干,直接说:“把饼干给我, 我就和你睡!”我也不能责怪那个17岁少女,无奈地站在洛阳城外,为了给父亲换来三升小米,甘愿被卖到妓院里去。我更不能谴责那位婆婆,在看到儿媳饿死后,疯狂扒开儿媳的上衣,找出已经干瘪的乳房说:“趁着她身子还未凉,让我的小孙孙再吃口奶水!”

    在这火烧过、刀砍过、铁蹄践踏过的土地上,在这一路抚摸着伤痕往前走、吞咽下屈辱心如火的人群中,我们看到了历史背后最真实的匍匐,看到了不死不甘的民族魂!当民族大难来临并遭受灭顶之灾时,民众的第一反应就是留下“种子”,只要留下了种子,就有希望,就有后续,这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坚韧。但我想说的是:这颗种子要牢记被斩杀时的痛感,要记住这鲜血浸透的土地,要改良并培育出更强劲的生命体——这,就是《一九四二》带给我的思考。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