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央电视台八套黄金档播出了一部36集的电视连续剧《大国医》。这部堪称中国版《大长今》的电视剧,以洛阳郭氏中医正骨传奇为蓝本,讲述的是女中医的传奇故事。
关于平乐正骨的起源,郭祥泰初学正骨医术的说法有三。一说,其受业于明末清初的洛阳道士祝尧民;二说是受业于河南孟县(今河南省孟州市)同姓道人郭益元;三说是得传于武林高僧。
民间还有个“好好匾”的传说。1900年“庚子事变”,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出京逃往西安。一年后动身回銮经过洛阳,有个贝勒坠马骨折,河南知府文悌推荐郭贯田进行医治,没几天就消肿止痛。慈禧非常高兴,当即题写了匾额赐予郭家。民间流传慈禧太后写的是两个“好”字,便有了“好好匾”之说。
经多方考证,郭氏正骨的主要传授人是河南孟县的郭益元,后来又受到武林高僧的指点。至于道士祝尧民,确有其人,据说其“得仙传疗医,凡诸恶疮,敷药少许即愈,或有断胫折臂者,延治,无不效,世人比之华佗”,但他很是保守,并没有真正传授给郭家自己的正骨技术和秘诀。而关于“好好匾”的传说,其实是慈禧太后下旨嘉奖,文悌书写并派人给郭家送了“妙手回春”的匾额。因为是慈禧的旨意,也算是赐匾。
郭祥泰得子较晚,将其医术传其侄郭树信,郭树信传子贯田。郭贯田膝下四子皆从父习正骨医术,唯郭聘三影响最大。据说当时在郑州教会医院里有一美国医士的孩子股骨骨折,按照西医的方法须截肢,郭聘三用整复手法为其治愈,功能恢复正常。这位美国医士惊叹地说:“中国绝技,西法不敢望然。”
郭聘三传子郭景星(字灿若)为第五代传人,除为百姓医治骨伤外,还曾为当时军政要人卫立煌、赵寿山、孔从周等治伤。1948年4月洛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平乐北门贴出由陈赓司令员签署的布告:“平乐郭氏正骨相传数代,享有盛誉,乃祖国民间医学遗产,凡我军将士均应加以保护,不得影响其行医疗疾。”
1930年,郭灿若患病,其子维淮尚小,恐医术失传,破例将正骨医术传其妻高云峰。她就是《大国医》中女中医的原型。
高云峰(1906—1976年),孟津朝阳高沟村人,自嫁到郭家后长期跟随丈夫学习正骨医术,从事医疗实践,同时学习文化知识,很快成为正骨名医。医疗中,她在没有现代仪器配合的情况下,仅凭灵巧娴熟的双手就能对各种骨伤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在用药方面,她提出骨折早、中、后期的破、活、补原则;在医德方面,她待人亲切,看病认真细心,不为名利,不分贫富、亲疏一视同仁,深受乡邻爱戴。
1948年以后,高云峰冲破旧时的阻力,献出平乐郭氏正骨家传秘方,并将祖传的“展筋丹”“接骨丹”等30多个家传秘方抄在大红纸上,张贴在洛阳老城十字街口。1952年,郭家的诊所也从平乐村搬到了白马寺附近,高云峰开始教侄子郭宗正、郭维新正骨术,后来两人和郭维淮被共称为“正骨三杰”。
平乐郭氏正骨传承210余年,其技法愈发精湛,具有疗效显著、康复期短、用具简便、患者费用较低等特点。1956年,毛泽东接见了高云峰,并勉励她“多带徒弟,好好为人民服务”。1956年9月,以高云峰家为院址的洛阳专区正骨医院建立。1958年,卫生部在洛阳建立了我国第一所中医骨科大学——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这所骨科领域的“黄埔军校”为国家培养了众多治疗骨伤的人才。
1978年以后,平乐正骨医院在瀍河回族区启明南路建立了“洛阳正骨医院”,而现在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是在1978年以后修建并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出生于1949年的郭艳锦,是平乐郭氏正骨第七代传人、郭维淮之女、高云峰的孙女,现任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主任医师,2008年,她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法”的代表性传承人荣誉证书。
平乐正骨的传奇足以享誉“大国医”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