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初到洛阳,正值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现在的洛阳牡丹文化节),不仅王城公园,整个洛阳城游走的尽是赏花之人。
乍到这扬名中外的历史名城,满眼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国色天香,满心牡丹花开的颜色和味道,胸中久未勃发的诗意柔情被激荡而出,我不自觉地也发出“洛阳三月花如锦”的感慨。自那时起,我对洛阳的印象便与牡丹花联系在了一起。
花,是我在这座十三朝古都留下的美好记忆。
前不久,一次参加全国网络论坛龙门会的机会,让我又重回到洛阳。尽管已是晚秋,曾经喧闹的王城公园冷冷清清,没有了“宫云朵朵映朝霞”的盛景,但是随行的导游依然引以为豪地讲起了牡丹。相传,唐代武则天寒冬设宴赏花,令百花绽放,唯牡丹不从,被贬到洛阳,岂知牡丹迁洛后竟吐蕊怒放。武则天闻知,命火烧牡丹。牡丹枝干被烧焦,次年依旧叶荣花发,且花更大、色更艳。洛阳牡丹遂驰名天下,洛阳人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亦成俗。
这尽管只是传说,但在洛阳人中,这个传说口口相传数千年,还每每信心满满地说给来客听。在我看来,这并非完全出于宫廷情节,而是源于一个地方的文化自豪,不仅反映了洛阳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吸纳、保护、推崇和发扬,而且与几千年来朝代更迭相一致的是,这座城市对一切事物都给予存在生息的权利。这在当今尤其珍贵,让洛阳城与其他以高楼、人口和经济发展数据为傲的都市相比,更多了一种内在的精神吸引。来到这里,无论在龙门、关林、白马寺,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找到一种心灵自由。来过洛阳,人们也会与洛阳人一样,让美丽的牡丹花开在心灵深处。
洛阳牡丹园林种植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当无数的城池宫苑、王侯将相尘封在浩瀚的历史云烟之中,唯有牡丹依然伴随着时光的脚步繁荣至今,在历史纷争中与洛阳城共同见证兴衰荣辱,在花开又谢中与洛阳人一起走过岁岁年年。回归现实,当我们不再缱绻(qiǎn quǎn) ,不再浪漫,不再豪放,不再功利,专注于生命本身时,牡丹,这一穿越千年古都所有历史时空、抚摸千年古都每个足印的花,到底向世人传递了什么花语?
在行程的最后,我找到了答案。
“谁非过客,花是主人。”当看到记刻在新安县铁门镇千唐志斋博物馆墙上的这八字楹联时,追忆历史,思及万物,我终于明白了一座城市何以给予一种生物如此至高荣耀,终于悟出了牡丹花在洛阳城生生不息值守千年的伟大意义。
千年帝都,花是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