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谋划龙头项目 打造骨干企业
克难攻坚 昂龙头
建设“文化昆明”让文化与城市共舞
经济转型攻坚战进展情况(一)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12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诤言直语
谋划龙头项目 打造骨干企业
我市各界热议“如何培育文化产业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
百戏《洛神》集歌舞、杂技、魔术和武术等多种表演形式于一体,以传统的洛阳百戏方式演绎洛神、牡丹、龙门等洛阳的“文化标签”。 记者 陈占举 摄
    核心提示

    发展文化产业,重点骨干企业是龙头。然而,目前我市谋划和在建的龙头项目数量少、规模小,骨干企业和龙头项目的带动作用不强。

    如何培育龙头骨干企业?连日来,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业界人士纷纷就此问题发表看法。

    1 找准“症结”期待跨越发展

    孙莉是市统计局社会与科技统计科的工作人员,主要从事与全市文化产业相关的统计工作,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相当熟悉。

    “目前,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虽逐步加快,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总给人‘亮点’不亮的感觉。”孙莉表示,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主要表现在谋划和在建的重点龙头项目数量少、规模小,骨干企业和龙头项目的带动作用不强。

    第一,产业集聚锋芒初显,但优势不够突出。近年来,龙门、小浪底西霞院、汉魏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发展步伐加快,但在建或拟建的平乐农民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烟涧青铜文化产业园区、南石山唐三彩文化产业园区等园区积聚优势仍未明显显现,尚未出现有代表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第二,重点项目不断增多,但成果仍在襁褓。近年来,我市在建或拟建的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有红太阳演艺剧场等20余个,但大都仍未开始市场化运作,社会及经济效益仍未显现。

    第三,示范带动作用较弱,龙头项目缺乏。目前,我市虽相继推出了10个文化产业示范村,挖掘、扶持、推介了洛阳宫灯、竹编、剪纸、麦草画、梅花玉、观赏石等民间民俗工艺产业项目,但除孟津县平乐农民牡丹画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外,其余文化专业村仍未走上专业集团化发展的道路,没有形成整体形象。

    “培育重点文化龙头项目,让‘亮点’真正亮起来,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孙莉表示。

    网友“东方舰936”也认为,洛阳的文化不可谓不博大精深,洛阳的牡丹不可谓不绚丽多彩,洛阳的山水不可谓不多姿多彩,可厚重文化资源的滋养下,全市文化产业却始终“叫好不叫座”,龙头项目缺乏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亟待培育龙头企业。

    2 深挖文化资源 打造知名企业

    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要素之一。然而,时至今日,全市还没有出现在国际、国内叫得响的品牌,即便在省内也不具备绝对的优势。

    “实干兴业。”河南君兰影视动画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肯表示,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的是真正懂产业、懂市场的人,并以实干的态度去经营文化,深挖文化的潜在价值,才能叫响品牌项目。

    王肯建议,应加强对河洛文化的研究与发掘,创作既立足于重大历史题材又关注当代现实题材,既依托河洛文化资源又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学艺术精品,并以文学创作为基础,推进我市影视、动漫、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戏剧等产业及艺术的全面繁荣,叫响“河洛文学”“河洛影视”“河洛戏苑”“牡丹画派”等文化品牌,进而带动产业发展,打造知名文化企业。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范留木也认为,为打造知名文化企业,应深挖地方文化资源,积极创新工艺技术、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他建议,一是建设洛阳君兰影视动漫产业基地等文化产业基地,提高文化产品生产能力,提升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支持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洛阳广播电视台、洛阳影视传媒集团、中扩赠品(洛宁)玩具有限公司、海天印务公司等做大做强,支持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瑞光影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洛阳粤钰青铜器有限公司、洛阳天旗工艺有限公司、洛阳九朝文物复制品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开拓产品市场。三是积极引进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全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3 运用“大战略”理念谋划龙头项目

    为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应自觉运用“大园区”“大基地”“大产业”等“大战略”理念,积极谋划重点龙头项目。这是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

    市委党校副教授张有立建议,一是运用“大园区”战略,打造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文化产品生产交易产业园区,如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白马寺佛教文化园区、关圣文化产业园区等;二是运用“大基地”战略,打造洛阳影视传媒大厦、红太阳演艺剧场、平乐农民牡丹画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基地,提高文化产品生产能力;三是运用“大产业”战略,深入开发文化资源,创作文艺精品,创新工艺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模式,打造具有洛阳特色、国内外知名的优势产业,提高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

    范留木建议,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加大对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大对省、市文化产业示范村的扶持力度,带动全市村镇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应提升重点项目谋划管理水平,创新项目运作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应突出项目特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本报记者 姜春晖 孟山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