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到秋冬交替时节,洛浦公园都会迎来一群来自北方的白天鹅在此“歇脚”,它们嬉戏的剪影成了城市别样的风景。就连踪影难觅的黑鹳、灰鹤等珍稀物种,也频频进入我市市民的镜头。
洛阳成为这些“挑剔”的精灵向南迁徙越冬的“驿站”,得益于林业生态建设和湿地保护的持续推进。
据统计,我市共有维管束植物230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16种,省级重点保护的42种;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6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8种,河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余种。
2008年,我市林业生态市建设5年规划启动伊始,便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融入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国有林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森林公安执法等工作中。“公民的保护意识,是守护生态平衡的最坚固防线。”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科负责人说,每年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期间,知识讲座、科普竞赛等活动便会走进学校、社区和村庄。现在,关爱野生动植物、守护物种多样性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生存栖息的天堂。我市现已建成伏牛山和黄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熊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5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围绕“以大工程推动林业大发展”战略,我市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提升保护区基础设施。截至目前,我市共建设国家、省、市、县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11个,并启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网上直报系统”,迁徙候鸟等野生动物的疫情监测实现了信息化动态管理。
今年以来,“冬季严打”“亮剑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相继开展,乱捕滥猎和违法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市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办理率超过90%。此外,市林业部门先后与王城公园、野生动物救助站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工作,年平均救助野生动物超过200只。
本报见习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金志峰 董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