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2版:综 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关于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水平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
洛阳“三篇文章”求解三农之难
政务要闻
改造龙门东山沿河景观
今明两天请带孩子服“糖丸”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 年 1 月 5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三篇文章”求解三农之难
    (上接01版)有了一定的积累后,毅然回到家乡承包土地种植草莓,从最初承包土地150亩到今天的1000多亩,从最初的京孟种植专业合作社到今天集旅游、观光、采摘于一体的洛阳龙浩农业有限公司,她顺时应势,不断跨越,规模越做越大,辐射带动能力越来越强,安排当地农民就业170人,带动500余户农民走上草莓种植的致富路,叫响了一个农业企业的品牌。

    吕妙霞创办的洛阳龙浩农业有限公司只是洛阳市坚持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的连天潮涌中推出的一个帆影。

    洛阳境内山川丘陵交错,“五山四岭一分川”,而且“十年九旱”,人均耕地不足一亩,自然条件是制约洛阳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再加上工业化快速推进、种粮成本逐渐加大、种粮比较效益低等因素,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洛阳“三农”发展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

    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决心破解这一难题。他多次强调,要在确保粮食总产不减、单产稳中有升的基础上,坚持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

    从2010年8月开始,“三篇文章一起做”成为洛阳破解“三农”发展难,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力引擎。

    结构调整调出“特色菜”

    “洛阳绝大部分农村都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单一的种植理念严重制约着地域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面对如此现状,必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采访中,洛阳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史秉锐说,结构调整就是要在稳粮保粮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向土地要效益,让农民增收入。

    宜阳县着力培育现代烟草、畜牧养殖、花卉果蔬、油料作物、黑色杂粮、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

    偃师市围绕邙岭黄杨、缑氏葡萄、大口蔬菜等优势产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嵩县按照“力求一乡一品”思路,形成了小杂果、食用菌、小辣椒等特色产业基地。

    栾川县利用辖区内退耕还林面积大、生态环境好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下养殖。

    伊川县以蔬菜、特色小杂粮、花卉林果和畜牧养殖等四大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截至目前,洛阳市牡丹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新发展牡丹面积4万亩,发展花卉苗木面积14.51万亩,发展经济林面积67.65万亩,发展优质红薯55万亩、谷子40.2万亩、花生55.2万亩,发展中药材面积70万亩,建成优质烟叶基地20.35万亩,奶牛存栏规模达到11.3万头……

    农业结构调整使洛阳农业产业化得到长足发展,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全市农产品深加工品种日益增多,形成了面粉、挂面等主食加工、奶业加工、食用菌加工、禽畜产品加工、果品加工、中药材加工、花卉加工等7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业,有产品500多种,其中,获得省级以上著名商标的产品有68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6个。

    土地流转转出“新效益”

    确保粮食安全,夯实农业基础,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承担的光荣使命。

    洛阳市始终绷紧“不牺牲粮食生产”这根弦,以强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以巩固提升高产田为支撑、以打造吨粮田为方向,在孟津县、伊川县、宜阳县和洛宁县等4个粮食核心生产区实施包括加快水利设施建设等在内的7大建设工程,粮食播种面积始终稳定在730万亩,粮食基本生产能力稳定在46亿斤左右。

    “洛阳人多地少,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通过土地适度规模集中,形成规模效益和集约效益。”洛阳市市长李柳身说。

    “拿租金,每个月还能领1600元的工资,土地流转好着呢!”在洛宁县上戈镇由河南基瑞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的苹果园里,50岁的金建华笑容满面地说,以前一家人围着3亩地转,一年也就两三千元的收入,如今把土地租赁给企业,收租金,当工人,这比啥都强啊!

    通过土地有序合理流转,实现了土地利用最大化,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截至目前,洛阳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超过175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37.8%。

    土地流转试验改革,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经营模式产生了质的提升,洛阳出现了一大批“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或者“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创新型农业示范区。截至目前,洛阳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2家,从业3万余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538个。

    生态旅游创出“新品牌”

    “从产业结构看,生态旅游是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的成功范本。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不断提升农业附加值,使农民获得多重经济效益。对洛阳而言,这是解决一产‘弱质’、三产‘短腿’的有效途径。”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多次强调。

    洛阳市在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的同时,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田园生态旅游业,依托林业生态、森林公园、水库生态景观、农业休闲观光园、特色种养基地、特色旅游区等旅游产业,打造生态旅游知名品牌。

    龙门石窟是洛阳市的一张名片,但长久以来龙门石窟园区存在旅游项目单一的缺陷,如何让游客能在龙门停留更长时间?

    “三篇文章”中的“生态旅游”为龙门拉长旅游产业链条解决了难题。

    “银杏之恋生态文化产业园”是龙门石窟园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典范。占地1500多亩,目前已形成集餐饮、度假、产品开发、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区,现在是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这是洛阳市依托传统旅游项目,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旅游的典范。

    孟津县依托黄河滩地,改造荷塘、广植荷花,通过举办荷花节把莲藕、黄河鲤鱼、优质大米、孟津梨等特色农产品推介出去,农民人均收入提高40%。

    新安县利用樱桃种植,积极发展樱桃赏花、采摘游,开发农家窑洞宾馆,吸引游客春天赏花、夏季品果,每年接待游客近3万人。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凝举袂,丛兰露浥似沾巾”,美景接迎八方客。截至目前,洛阳市生态旅游农业园区总数达915个,生态旅游正持续提升着洛阳发展的内涵和实力。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通过“三篇文章一起做”的创新发展,为洛阳希望的田野增添了无限的生机。2012年,洛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640元,同比增长12%左右。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