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眼前就是南北朝了。
那就请允许我宕开笔去,说一段闲话。
上次去台湾,文友蒋勋特意从宜兰山居中赶到台北看我,有一次长谈。有趣的是,他刚出了一本谈南朝的书,而我则花几年时间一直在流连北朝,因此虽然没有预约,却一南一北地畅谈起来了。台湾《联合报》记者得知我们两人见面,就来报道,结果出了一大版有关南北朝的文章,在今天的闹市中显得非常奇特。
蒋兄写南朝的书我还没有看,但由他来写,一定写得很好。南朝比较富裕,又重视文化,文人也还自由,可谈的话题当然很多。蒋兄写了,我就不多啰唆了,还是抬头朝北,说北朝吧。
蒋兄沉迷南朝,我沉迷北朝,这与我们不同的气质有关,虽老友也“和而不同”。我经过初步考证,怀疑自己的身世可能是古羌而入西夏,与古代凉州脱不了干系,因此本能地亲近北朝。北朝文化,至少有一半来自凉州。
当然,我沉迷北朝,还有更宏观的原因,而且与现在正在梳理的宏观文脉相关。
文脉一路下来,变化那么大,但基本上在一个近似的文明之内转悠。或者说,就在黄河和长江这两条河之间轮换。例如:《诗经》和诸子是黄河流域,屈原是长江流域;司马迁是黄河流域,陶渊明是长江流域。这么一个格局,在幅员广阔的中国也不见得局促。但是那么多年过去,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一种大文化,能不能把生命场地放得再开一些?
于是,公元五世纪,大机缘来了。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由于文明背景的重大差异,本该对汉文化带来沉重劫难,就像公元476年欧洲的西罗马帝国被“北方蛮族”灭亡,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一时陷入黑暗深渊一般;谁料想,北魏的鲜卑族统治者中有一些杰出人物,尤其是孝文帝拓跋宏(元宏),居然虔诚地拜汉文化为师,快速提升统治集团的文明等级,情况就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他们既然善待汉文化,随之也就善待佛教文化,以及佛教文化背后的印度文化。这一来,已经在犍陀罗等地相依相融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乃至巴比伦文化也一起卷入,中国北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文明大汇聚。
从此,中国文化不再只是流转于黄河、长江之间了。
经由从大兴安岭出发的浩荡胡风,茫茫北漠,千里西域,都被裹卷,连恒河、印度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波涛也隐约可见,显然,它因包容而更加强盛。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可以作为这种文明大汇聚的最好见证,因此我在那里题了一方石碑,上刻八字:“中国由此迈向大唐。”
这就是说,在差不多同时,当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文脉被“北方蛮族”突然阻断,而且会阻断近千年的当口上,中国文脉,却突然被“北方蛮族”大幅提振,并注定要为全人类的文明进程开辟一个值得永远仰望的“制高点”。
19
“唐窑”传奇
唐英(公元1682年-1756年),字俊公,汉军旗人,生于沈阳,16岁入直内廷,后为内务府员外郎,直养心殿。他为人聪慧,博学强记,酷爱书画,颇有造诣。
唐英到景德镇,唯从工匠意旨,在学言学,在工言工,“杜门谢交游,萃精会神,苦心戮力,与工匠同食息者三年”,成为既有文化艺术修养,又懂陶瓷工艺制作的瓷器专家。唐英讲求陶法,于泥土、釉料、坯胎、色彩、火候,亲自指挥,颇有心得,撰《陶成纪事碑》。唐英所督造官窑瓷器,世称“唐窑”。
唐英督窑,困难亦多。如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正月,一次钦烧宫廷用瓷47120件,工程紧,任务重。完成后运往北京,上面挑错:花纹远逊从前,运输器有破损,严加御责,甚至补赔银二千余两。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冬,命唐英烧造各款各色鼻烟壶。时值泥土凝冻,岁例停工,各种工匠都已回家,诸窑炉火亦皆停歇。唐英便派人到各匠家传集工匠,烘化冻泥,制坯彩画,亲自指点,茅柴烧制,星夜彩画,赶制40件,派家人恭进宫廷。
唐英视陶事近30年,半官半野,半士半工,成为中国陶瓷史上既有理论著作,又有精美作品的一代陶瓷大师,他自制或题款的一些瓷器流传至今。
康、雍、乾三朝,景德镇御窑的瓷器物华天宝,精美至极。唐英驻厂督造的珐琅彩瓷器,数量很少,尤为珍贵。康熙年间,用9种颜色的西洋珐琅料开始创烧,到雍正,有发展,有创新。这一时期,珐琅彩瓷器的器型、胎骨、釉色,画面的山水、人物、花卉等丰富多彩,境界高雅。
清宫烧瓷,数量很大,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到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就烧造15.2万余件。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命拨送避暑山庄乾隆年款圆器2万件;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又命拨送盛京康熙年款圆、琢器3.5万件,雍正年款圆、琢器2.5万件,乾隆年款圆、琢器4万件,以上共拨送12万件。康、雍、乾瓷器制造之富,可想见矣。
清朝后期,内府瓷器库存太多,每隔数年,发出变卖,流入民间。史书记载,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奏准瓷库变卖瓷器,计乾隆年款、嘉庆年款各色盘碗等共万余件。其中,乾隆年款各色盘1087件,每件银四分;各色碗2722件,每件银三分;各色酒盅200件,每件银一分;各色樽13件、瓶91件、壶41件、罐128件,每件银一钱五分;各色靶钟1000件,每件银三分;各色供托61件,每件银六分等。“往时外人难得一具,必将珍为古玩,今乃为酒席之用。每一庖人且备至数十席”。
清康雍乾时期,为古代瓷器工艺的高峰;虽都华美,但有不同。瓷如其人,人如其政——康熙瓷器质朴,雍正瓷器雅重,乾隆瓷器华丽。这和康雍乾三帝之为人、行政,何其相似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