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在大棚中为白皮松种苗除草 |
|
■往事如烟
佃庄镇历史悠久,有关镇名的来历,有着古老的传说。
相传佃庄镇原名叫甸城庄。该镇原址坐落于汉魏洛阳故城南社稷祭坛的位置,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起高庙,建社稷于洛阳,立郊兆于城南。”其中,社稷是帝王祭祀天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地方,每年立春,皇帝都会亲自来这里试犁,以示天下开耕。汉魏故城废弃后,迁居于此的人们称此地为甸城庄。后因“佃”与“甸”同音,久而久之,便俗称为“佃庄”。
关于该镇名也有其他传说,有传说该地方旧时有很多佃户,即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因此被称为佃庄镇。
据镇上的老人介绍,该镇位于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南部,因此佃庄镇的名胜古迹很多。
佃庄镇的名胜古迹彰显了该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代表我国古代传授儒家经典最高学府的太学遗址便在这里,太学在此经历了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四个朝代。东汉时期,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在此专设大学,并称为辟雍,每年3月和9月,东汉皇帝常在此举行乡射礼等,辟雍旧址后为曹魏、西晋重修沿用。1931年,辟雍碑出土,目前,该碑系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在佃庄主持观测、研究天象,写出了《地动对策》《浑天仪图注》《灵宪》等科学著作,并设计制造出地动仪,它比欧洲第一台地震仪早了1700多年。当时张衡工作的地方——灵台,就位于现在的岗上村与大郊寨之间。
在佃庄镇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例如,相传在黄帝时代,在伊河与洛河汇流处,天降大雾,三日不散,当黄帝巡游于洛水之上时,见一条大鱼在他面前游来游去不肯离去。他认为这是上天的征兆,便以牛、羊、猪、犬、鸡祭祀。随后,天即降大雨,有鱼负着图书游了过来,此书便是先人最早看到的《河图·视萌篇》。
■人文自然
佃庄镇西距洛阳市区仅10公里。该镇交通便利,镇里的岳酒路、岳洛路横贯东西,金西大桥、枣东大桥向北直通310国道。
2010年9月,佃庄镇被划入伊滨区。目前,全镇辖19个村,总面积达98.7平方公里,总人口3.9万。
佃庄镇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素有“鱼米之乡”“中州春茄第一镇”的美誉。传统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近年来,逐步向蔬菜、花卉苗木种植和畜禽养殖等发展。
■今日东大郊
近年来,在佃庄镇新发展的特色农业中,花卉苗木产业可谓一枝独秀,东大郊村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近日,记者来到东大郊村,路两旁田地里,种有各种各样的花卉苗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不少生机。
记者在一个塑料大棚中看到,里面密密麻麻长着10厘米高的白皮松。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白皮松是去年播种后长出的,在大棚中生长一年后即可移种到大田中。
“花卉苗木产业之所以能在我村发展壮大,得益于村民不断尝试与创新。”该村党支部书记栗建设说,东大郊村位于汉魏洛阳故城南门外,这里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以前该村一直以发展粮食及蔬菜种植为主。不过,传统农业种植附加值有限,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村民借鉴外地经验,建起木制工艺厂、染料厂、化工厂等,一些壮劳力在工厂里打工有了更多收入。
2010年,该村决定发展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花卉苗木产业,并成功流转土地4000多亩,种植桂花、百日红、红叶石楠、海棠、樱花、红豆杉、白皮松等。村民将土地集中租给大型花卉苗木种植企业。
“红叶石楠种植的头一年就能有收益,一棵成人拇指粗的红叶石楠能卖两块钱,净赚一块多钱。”村民何国锋说,他家有4口人共有4亩地,以前种粮食、蔬菜时,一年忙下来,全家收入3000多元,现在种植红叶石楠,每亩地能净赚1050元,爱人、儿女在附近企业打工,每个月各有千余元的工资,全家收入增加不少。
栗建设说,目前,该村的花卉苗木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苗木需生长3年才能上市,但像红叶石楠这类苗木生长1年即可销售,主要销往洛阳市区等地,用于道路、社区、庭院、园林等的绿化。
“除了发展花卉种植,东大郊村还打算借助汉魏洛阳故城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栗建设说,目前,我市正在对汉魏故城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进行规划,该村也曾组织专家、学者对故城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待全市整个产业发展起来,可促进该村其他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
本报记者 赵佳 通讯员 陈晓辉 郭汀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