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落船沉(新华社发) |
|
近来,中央有关部门要求严查公款吃喝。记者采访发现,茅台等名酒价格应声下跌,跌幅普遍达20%至30%。
专家指出,以往某些名酒价格只涨不跌并非市场原因,而是公款吃喝在为其“撑腰”,不仅导致了国内酒业的畸形发展,还助长了奢侈浪费之风的蔓延。
1 禁令“一剑封喉” 高酒价“扛不住”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全国不少地方下发了“禁酒令”;刚结束的各地方两会上,“公款禁酒”也成为代表、委员一致呼声……
随着严查公款吃喝的风声愈紧,失去公款“撑腰”的某些名酒终于“扛不住”,纷纷降价促销。
在上海一家茅台酒专卖店,指导价1519元的茅台最低打出1360元的“促销价”。而去年同期,同样一瓶酒竟被炒到2200多元,还一瓶难求。
另一名酒五粮液的情况类似,记者在上海五角场一家百货店看到,指导价1109元的五粮液以不到900元的价格出售。名酒只涨不跌的泡沫似乎已被“挤爆”。
“以往这段时间主要做单位生意,现在有关禁令一出,生意明显下滑。”一位高档白酒代理商告诉记者,“实际上一些酒企试图利用提高出厂价的办法保价,但已经不管用了,高档酒零售价跌破指导价的比比皆是。”
白酒专家铁犁认为,在严查公款吃喝的情况下,酒价无法再靠公务消费支撑,高档白酒价格普遍降了两三成。
一位长期从事高档酒营销的人士说,公款采购是国内酒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一些红酒企业的销售,单位或公款采购占30%至40%,而知名白酒企业,公款采购超过50%的也不少,可以说中国酒类市场的一大“引擎”就是公款消费。
《酒海导航》总编张勇认为,“管住公款喝酒,是打到了国内白酒市场的‘命门’,加上前段时间塑化剂风波,酒业尤其是高档白酒价格下滑是必然的”。
记者采访发现,近来公务接待中,喝酒确实收敛不少,有的将白酒改为红酒,就是喝白酒,上千元的高档白酒也有所减少。
2 官场追捧啥酒,啥酒就会热销
一名酒业销售人员表示,领导干部喜好喝啥酒,啥酒就可以卖得火。而且在酒水市场上,促销人员喜欢施展“饥饿营销”的伎俩,即人为地制造货源短缺,以此推高价格。实际上,“公款喝酒”一旦被遏制,所谓的“一瓶难求”,很快变成了“吆喝促销”。
这些年来,一瓶600元的茅台酒最高被炒到2400多元;原先不到1000元的小拉菲也炒到8000元以上,1982年的大拉菲则从一万元飙升到六七万元。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如此疯狂酒价背后的一大“推手”,就是公款消费,或曰官员喜好。
据这位销售人员分析,抽烟喝酒是典型的虚荣性消费,“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官场酒风可以说是酒业“风向标”,官场上流行喝什么酒,市场上随之效仿,将其价格推高,甚至有人投入巨资炒作这一品牌。
除了茅台、五粮液、国窖、剑南春、水井坊等酒备受追捧之外,更有一些“天价”酒也上了餐桌。记者见过一种用中药材酿制的东君酒,售价两三千元一瓶,号称81度,实际上医用酒精才75度,酒业发展非理性程度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当好县长、抓好酒厂”的思维方式也不断发酵。“一些地方经济与烟酒产业关系密切。”一位从事酒业30多年的专家说,查询酒类销售网站,列入知名白酒的品牌多达上百个,从省、市、区县到乡镇,大多有自己的酒厂,可谓“酒气冲天”。
“公款吃喝推动了酒业超常发展。”卡斯特酒业总经理潘汝显说,抑制公款消费,虚高的酒价马上被“打回原形”,“毕竟每瓶800元以上的酒和多数人的消费水平不相符,实际上没几个人自己掏腰包买高档酒”。
3 遏制公款吃喝,亟待制定规范
长期关注“三公消费”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说,相比于公款出国、公车出行,大吃大喝尤其喝高档酒,更是社会不能接受的,“谁都知道喝酒误事,群众对公款喝酒反映强烈”。
与此同时,公款喝酒容易滋生腐败,譬如经办人员收取回扣等。另外,高档酒也是官员收礼的重要方式,因为变现比较容易,实际上收酒就是收钱。
在北京回收烟酒的钱先生说,白酒中“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剑南春”等酒回收量大,“其实都是别人送的礼品,收礼人一转手就可变现”。
专家建议,针对公款吃喝问题,应该尽快推出成文规定,明确公务接待中能不能喝酒、喝什么档次酒、喝多少等,要有具体的规范,还要制定相应的惩戒办法,完善公务采购制度,细化财务审计,另外,还要加强舆论监督。
(据新华社上海2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