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不到一岁,便被送回老家上海与奶奶一起生活,童年的她是无忧无虑的。小妹最开心的事是奶奶带她到弄堂口吃小吃,弄堂口小吃很多,生煎小笼包、大饼油条、馄饨……小妹最爱吃生煎小笼包。
奶奶爱做豆腐干炒毛豆,买上一些毛豆,回来和隔壁的奶奶们边剥毛豆边聊天,豆腐干切成小方丁,和毛豆炒在一起,清香下饭。
逢到发年糕票,小妹最高兴,跟着奶奶借个小推车排长队领回一袋年糕,年糕做法很多,年糕切成片,和菜、肉炒着吃最香,但费油。记忆中炒年糕的次数不多,常常是青菜煮年糕、白糖水煮年糕,有时小妹会央着奶奶蒸年糕或在小煤炉上烤年糕蘸糖吃,小小的屋里弥漫着大米的焦香味。
小妹和奶奶的生活圈子基本上就是在弄堂里和到娘娘(姑姑)家,她从不问爸爸妈妈在哪里,奶奶给了她所有的爱。每天在奶奶的视线范围内和弄堂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玩,小妹最要好的小朋友叫阿敏,阿敏两只眼睛大大的,非常漂亮。阿敏家有只大大的空樟木箱子,小伙伴们玩藏猫猫的游戏时,大木箱子便成了她俩最好的躲避场所,上次被小玩伴们捉出来了,下次依旧争先恐后抢着钻到箱子里,盖上盖子,开心极了。
小妹有三个娘娘,娘娘们隔三差五地拎着吃的来看她们,她叫她们“大娘娘”“二娘娘”“小娘娘”,有时哥哥们也被差遣着滑着旱冰跑来送东西。
奶奶没有工作,爸爸、叔叔、娘娘们每月固定给生活费,爸爸、叔叔在外地,生活费都是寄来的。每当弄堂口邮递员的车铃声响起,小妹便兴奋地跑去向奶奶报信。小妹的表兄表姐很多,但奶奶最偏宠小妹,与哥哥姐姐们的年龄差距大,加上稍有不慎便会被外婆骂,哥哥姐姐们因此对小妹“敬”而远之。
在这种被奶奶宠爱的氛围里,小妹长到了5岁。
小妹的父亲在上海电力学校读了五年中专,毕业后支援内地建设来到洛阳,和在皖南的母亲结婚后,一直分居两地。这样,小妹5岁时,便从奶奶身边被接走,一家子到洛阳落户。尽管后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小妹却是在成家有孩子后才懂得了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