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8版:洛 浦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年事多回味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3 年 2 月 17 日 星期    【打印】  
  虽然余韵尚在,但蛇年春节还是渐行渐远。回想往昔,过年的感觉真好,年味儿十足。可现在呢,过年好像平淡了许多。但不管怎样,趁过年长假,小憩几日,给忙碌的心灵放个假。年后,我们整装再发,一边回味这个春节,一边追逐美好的梦想。
年事多回味
    两片红烧肉

    □魏杭州

    看着街上被中国红晕染的热闹景象,我意识到,那紧张忙碌却又充满幸福感的年又到了!然而回忆起过年,印象最深最有趣的还是小时候。

    小时候盼着过年是为了吃好吃的,吃白面馍,吃饺子,吃肉。祭灶那天中午是必吃饺子的,大人们一早就开始忙碌,一直忙到热气腾腾的饺子上了桌。其间,我与弟弟只能可怜兮兮地趴在案板边,眼巴巴地盯着那刚刚包出来的一个个白胖白胖的饺子,恨不能伸手就拿起一个放进嘴里。我们等得不耐烦了,就缠着母亲要钱,去前街的集市上买东西。母亲被我们缠不过,便从她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叠得方正的小手绢,一层层地将它展开,里面是码得很整齐的几张钱,都是一毛两毛的,她小心翼翼地拈出一张两毛递给我,刚欲张口嘱咐我,我一转身就拉着弟弟奔出家门了。

    我们俩在集市上转悠,各种各样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看得我们眼都直了,弟弟不停地吆喝着要买这买那,然而我看着手里被攥得皱巴巴的两毛钱,只能尴尬地扯着弟弟离开。突然看见有卖红烧肉的,摸了摸早已叫嚣多时的肚皮,扭头看了看弟弟满含怨气的双眼,就问,两毛钱能否买两片?人家打量了我们几眼,也不说话,就用草纸包好两片红烧肉,递给我们。我和弟弟惊喜地接下,两口就吞进了肚里。

    时常想,那两片红烧肉真香呀,比母亲做的只添水不放油的瘦肉干好吃多了。

    过年不得不提到压岁钱。父亲无论去哪里串亲戚都喜欢带上我,他常夸我胆子大,像个男子汉。由于他的这种偏爱,我没少拿到压岁钱。

    每过一次年,就长大了一岁。

    过年的年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可无论怎样变化,过年的时候,能和家人在一起都是幸福的、温馨的。偶尔回想起小时候干的那些傻事,无限快乐,无限回味,年味就这样浓郁起来。

    应酬的烦恼

    □李向红

    春节,团聚的日子,但是无休止的应酬、喝酒,让我感觉有点无奈,有点烦恼。

    这不,初五,是我们同学聚会的日子。其实早在年前,几个同学就打来电话,说是初五在县城小聚。我心里想着,平时大家都挺忙的,能够相聚说说家常,感觉也挺不错。

    初五一大早,我正准备赴聚会,电话突然响了,是一位老师打来电话,说家里今天来人,是他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现在在外地工作,专门过来看他,让我去陪。我正要张嘴说今天有聚会,可是话到嘴边就止住了。这位老师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老师,老伴去年才病逝,一个孩子在外地打工,因为在酒店工作,过年没有赶回来,我不去,老师肯定会很伤心。

    我到商店给老师买了一箱酒,老师见我来了,高兴极了,我一边帮老师准备酒菜,一边等待客人。这边热闹了,同学那边可就不依不饶了,电话是一个劲儿地打,我是一个劲儿地解释、赔不是,为了老师,我只好舍弃了同学聚会。

    下午吃了饭,同学那边的电话又打来了,说聚一次不容易,你怎么也得来见一面呀,再不来大家可就恼了。我只好向老师说明理由,让老师陪着他的学生喝酒,我租了一辆车,飞奔县城。

    同学们望着我这个迟到的同学,非让我喝酒谢罪。没有办法,三杯酒只好被他们催着下了肚,虽然陪大家又喝了几杯,但是他们还是不依不饶,非要我请他们唱歌才行。

    歌厅里,大家又要了一扎啤酒、两个小菜,大家晕晕地喝,醉醉地唱。

    直到下午四点多,大家才晕晕乎乎地从歌厅走出来。有几个连路也走不成,大家搀着才从楼上晃晃悠悠地走了下来,还有两个在门口哇哇地吐酒。我也晕得受不了,感觉胃里难受极了。

    聚会感觉挺不错,但是每年都喝成这样,我真有点害怕聚会了,也增加了丝丝烦恼。

    走走丢丢的年

    □马小幼

    自我参加工作后,过年这事就变得短暂仓促起来。

    每年春节,我都是在除夕前一两天,风尘仆仆地赶回家和亲人团聚,没多久,又得打点行囊,准备出行了。记忆里那种“过了腊八就是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漫长”年事,再也不敢奢求。

    年事的变化,不只是时间的缩短,年事曾有的丰富内容,也被我陆陆续续弄丢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已不再为过年必须穿新衣服操心了。春节放假前,一位同事在网上买了件毛衣,价格样式都不错,建议我也买,说毕竟要过年了。我对此竟无动于衷,说衣服啥时候都可以买啊。

    小时候,我可是很为过年的新衣服上心的。新衣服做好或者买回后,我会让父母好好保管,非要等到大年初一早上才正式穿上身。家里的哥哥姐姐也是这样,衣服非要称心如意才行。姐姐在睡梦中曾经“嫉妒”地说梦话,“小弟的衣服都是一套一套”。等我们长大后,这话还被父母作为趣事不时提起。

    新年穿新衣的习俗,我已不在意,孩子们似乎也不当回事。对于孩子们,新年买新衣,可能也仅是多了一件衣服而已,他们体会不到我们当年能够在新年穿上新衣服的幸福心境。

    穿的习俗在渐渐淡化,吃的方面何尝不是这样,人们早已不再为能吃点好东西而强烈期盼新年到来。过年时要吃的饺子,还有家乡流行的洛宁蒸肉,平常想吃就可以吃到。饺子、蒸肉在这个年下仍然被端上餐桌,只是再也吃不到当年那种滋味了。

    对吃饭时常令人头疼的孩子来说,过年吃饺子肯定吊不起他们的胃口,其他食品也是如此。初到南方工作的我,归家时给哥哥姐姐的孩子们带了一些南方的芒果、青梅、柚子等水果,孩子们随意尝上几口,就立马扔在一边,说超市里也有这东西。

    小时候过年,我会强烈要求跟随父母挨家串亲戚。我和亲戚家的孩子,平时很少见面,春节相聚是我们难得的美好时光,我们可以趁此机会比成绩高低或者在一块疯玩。还有亲戚们给的在那时看来已经很了不得的五毛、一元的压岁钱,都增添了我心中对年事无尽的好感。

    现在走亲戚,走马观花的味道很重。为赶时间,往往是拿点礼品,一天左右时间走完所有重要亲戚。孩子们对走亲戚,更无热情可言。他们平时在电话、QQ里想聊就聊,见面没有任何新鲜感。孩子们的压岁钱,相比我小时候翻了上百倍,可他们的乐趣似乎并未增长。他们也喜欢钱,但并不感谢给他们带来“创收”的年事。

    以前过年,跟着村里大哥大姐们到邻村或小镇看戏听书,如今这样的情景再也不会有了。网络基本囊括了全部的娱乐,电视都已懒得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机更让娱乐变得唾手可得。孩子们手指翻飞的熟练程度,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吃穿玩乐都不必寄予在过年这段时间时,年味变淡是必然的。我们向前走着,年也在稀稀落落地丢着。过年,现在大概只有与父母家人、亲朋好友团聚的意义了。这个,或许永远丢不得。

    最忆儿时年味浓

    □王月冰

    现在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记忆中的年味却越来越令人回味无穷。

    记忆中的年味是耍出来的。

    记得小时候的花灯很多,每年春节,乡间小路、街头巷尾都蜿蜒着耍灯的队伍。声势浩大的龙灯、花枝招展的花鼓灯、幽默吉祥的狮子灯,这边走了那边来,节目丰富,花样繁多,热闹非凡。孩子们呼朋唤友地跟着欢闹,大人们喜笑颜开地品头论足。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就是依靠每年春节的花鼓灯给自己挣足学费的,去年春节时看到她,说起花鼓灯,她说已经凑不齐一个班子了,很是遗憾。

    记忆中的年味是蒸出来的。

    年糕、年饺、年粑都曾是过年的重头戏,这些都是需要隆重准备的。糯米早早地浸泡起来,几天后婶婶们热热闹闹聚到一起用石磨一点点磨,你放豆来我推磨,欢笑声中嘎吱嘎吱地磨出雪白的米粉子,然后沥干水、凉干。大铁锅架起来,大柴火烧起来,全家大小动起来,做年糕、捏年饺、搓年粑,放入大铁锅里蒸起来。热气腾腾里,年糕、年饺、年粑长大了,长胖了,一个个白白的,真是喜人!年糕蒸得大,来年顺;年糕蒸得胖,来年旺。

    记忆中的年味是拜出来的。

    拜年,那时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大年初一一大早,孩子们兴奋地穿上新衣服,三五成群激动地出门了,挨家挨户敲开门,声音洪亮地叫着“拜年”。最调皮捣蛋的小孩,这一天也会受到最热情的接待。糖果塞满口袋,孩子们欢乐地跑在村庄里,比谁装的糖果多,看谁拜的人家多。那份纯净的欢喜,至今想起仍旧忍不住心花怒放。

    如今的年,花灯几乎看不到了。如今的小孩们,基本上都在电视或电脑前度过他们的春节,零食丰富,压岁钱充足,但是少了那种独特的质朴欢乐。如今的大人们,不会再费心蒸什么年糕了,因为超市里什么也不缺,他们春节的时间大多花在牌桌上了,拜年也越来越简化,一条手机短消息就了事。

    日子丰富了,年味却淡了。大概真如大家所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都像在过年,年味当然要淡。这应该是好事吧,可我怎么那么想念小时候的年呢?

    可叹的“春节四部曲”

    □寇黎薇

    说起春节,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这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日,新春伊始,万家团圆,万象更新;忧的是太累太浪费,过一个春节要比平时的开销多太多,还要经历过节前的辛苦操劳。

    为此,我总结了“春节四部曲”,基本可以概括大多数人过节的状态,即拼命买、拼命做、拼命吃、拼命扔。每当春节临近,人们的购物欲望接近疯狂,平时的节约标兵也经不住超市里丰富物资的诱惑。在这段时间里,人们根本不顾及每日见涨的物价,也根本不考虑自己腰包里的钱能不能挨到下个月发工资,只为了换回不知要多久才能消耗完的食品。这是拼命买。

    洛阳人多年来还是老习惯,都要炸丸子、炸肉片、炸鱼、蒸燕菜、蒸水丸子、煮鸡鸭鱼肉等。一般来说,这就是拼体力的时候,从开始准备到加工成半成品,一家人最少要忙上两天两夜。这是拼命做。

    春节期间串亲戚,每一顿都要大吃特吃,当你面对美味,肚子里已经没有可容纳空间的时候,还要被主人劝着“多吃点儿,别剩下浪费了”。晚上回到家,你还要想办法解决家里堆积如山的食物,否则就真的放坏了。这是拼命吃。

    过了春节,天气渐暖,吃不完的食品已经争先恐后地腐坏变质。自己的肚子当然不能变成废物收容站,只好心痛万分地把花高价买来已散发臭味的鸡鸭鱼肉扔进垃圾箱。既心痛“粒粒皆辛苦”的粮食,又心痛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呀!这是拼命扔。

    要说我们尊崇传统文化,弘扬传统节日的确没错,可是有必要这样铺张浪费吗?过去的老传统一年省吃俭用,过年放开了大吃几天,而且不到“破五”商家不开张,所以要多准备食品。现在跟过去已经不一样了,人们天天都在过年,人人都不稀罕大鱼大肉,而且超市天天都营业,何如随时买随时吃,总是吃新鲜的呢?真的没必要还像过去那样恨不得把菜市场搬回家。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其实,崇尚传统文化,我们更应该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从现在起,勤俭过新年,省省钱,也省省劲;少买点儿,少做点儿,少吃点儿,身体健康了,也避免浪费,何乐而不为?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