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8版:洛 浦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年事多回味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3 年 2 月 17 日 星期    【打印】  
  虽然余韵尚在,但蛇年春节还是渐行渐远。回想往昔,过年的感觉真好,年味儿十足。可现在呢,过年好像平淡了许多。但不管怎样,趁过年长假,小憩几日,给忙碌的心灵放个假。年后,我们整装再发,一边回味这个春节,一边追逐美好的梦想。
年事多回味
    两片红烧肉

    □魏杭州

    看着街上被中国红晕染的热闹景象,我意识到,那紧张忙碌却又充满幸福感的年又到了!然而回忆起过年,印象最深最有趣的还是小时候。

    小时候盼着过年是为了吃好吃的,吃白面馍,吃饺子,吃肉。祭灶那天中午是必吃饺子的,大人们一早就开始忙碌,一直忙到热气腾腾的饺子上了桌。其间,我与弟弟只能可怜兮兮地趴在案板边,眼巴巴地盯着那刚刚包出来的一个个白胖白胖的饺子,恨不能伸手就拿起一个放进嘴里。我们等得不耐烦了,就缠着母亲要钱,去前街的集市上买东西。母亲被我们缠不过,便从她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叠得方正的小手绢,一层层地将它展开,里面是码得很整齐的几张钱,都是一毛两毛的,她小心翼翼地拈出一张两毛递给我,刚欲张口嘱咐我,我一转身就拉着弟弟奔出家门了。

    我们俩在集市上转悠,各种各样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看得我们眼都直了,弟弟不停地吆喝着要买这买那,然而我看着手里被攥得皱巴巴的两毛钱,只能尴尬地扯着弟弟离开。突然看见有卖红烧肉的,摸了摸早已叫嚣多时的肚皮,扭头看了看弟弟满含怨气的双眼,就问,两毛钱能否买两片?人家打量了我们几眼,也不说话,就用草纸包好两片红烧肉,递给我们。我和弟弟惊喜地接下,两口就吞进了肚里。

    时常想,那两片红烧肉真香呀,比母亲做的只添水不放油的瘦肉干好吃多了。

    过年不得不提到压岁钱。父亲无论去哪里串亲戚都喜欢带上我,他常夸我胆子大,像个男子汉。由于他的这种偏爱,我没少拿到压岁钱。

    每过一次年,就长大了一岁。

    过年的年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可无论怎样变化,过年的时候,能和家人在一起都是幸福的、温馨的。偶尔回想起小时候干的那些傻事,无限快乐,无限回味,年味就这样浓郁起来。

    应酬的烦恼

    □李向红

    春节,团聚的日子,但是无休止的应酬、喝酒,让我感觉有点无奈,有点烦恼。

    这不,初五,是我们同学聚会的日子。其实早在年前,几个同学就打来电话,说是初五在县城小聚。我心里想着,平时大家都挺忙的,能够相聚说说家常,感觉也挺不错。

    初五一大早,我正准备赴聚会,电话突然响了,是一位老师打来电话,说家里今天来人,是他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现在在外地工作,专门过来看他,让我去陪。我正要张嘴说今天有聚会,可是话到嘴边就止住了。这位老师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老师,老伴去年才病逝,一个孩子在外地打工,因为在酒店工作,过年没有赶回来,我不去,老师肯定会很伤心。

    我到商店给老师买了一箱酒,老师见我来了,高兴极了,我一边帮老师准备酒菜,一边等待客人。这边热闹了,同学那边可就不依不饶了,电话是一个劲儿地打,我是一个劲儿地解释、赔不是,为了老师,我只好舍弃了同学聚会。

    下午吃了饭,同学那边的电话又打来了,说聚一次不容易,你怎么也得来见一面呀,再不来大家可就恼了。我只好向老师说明理由,让老师陪着他的学生喝酒,我租了一辆车,飞奔县城。

    同学们望着我这个迟到的同学,非让我喝酒谢罪。没有办法,三杯酒只好被他们催着下了肚,虽然陪大家又喝了几杯,但是他们还是不依不饶,非要我请他们唱歌才行。

    歌厅里,大家又要了一扎啤酒、两个小菜,大家晕晕地喝,醉醉地唱。

    直到下午四点多,大家才晕晕乎乎地从歌厅走出来。有几个连路也走不成,大家搀着才从楼上晃晃悠悠地走了下来,还有两个在门口哇哇地吐酒。我也晕得受不了,感觉胃里难受极了。

    聚会感觉挺不错,但是每年都喝成这样,我真有点害怕聚会了,也增加了丝丝烦恼。

    走走丢丢的年

    □马小幼

    自我参加工作后,过年这事就变得短暂仓促起来。

    每年春节,我都是在除夕前一两天,风尘仆仆地赶回家和亲人团聚,没多久,又得打点行囊,准备出行了。记忆里那种“过了腊八就是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漫长”年事,再也不敢奢求。

    年事的变化,不只是时间的缩短,年事曾有的丰富内容,也被我陆陆续续弄丢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已不再为过年必须穿新衣服操心了。春节放假前,一位同事在网上买了件毛衣,价格样式都不错,建议我也买,说毕竟要过年了。我对此竟无动于衷,说衣服啥时候都可以买啊。

    小时候,我可是很为过年的新衣服上心的。新衣服做好或者买回后,我会让父母好好保管,非要等到大年初一早上才正式穿上身。家里的哥哥姐姐也是这样,衣服非要称心如意才行。姐姐在睡梦中曾经“嫉妒”地说梦话,“小弟的衣服都是一套一套”。等我们长大后,这话还被父母作为趣事不时提起。

    新年穿新衣的习俗,我已不在意,孩子们似乎也不当回事。对于孩子们,新年买新衣,可能也仅是多了一件衣服而已,他们体会不到我们当年能够在新年穿上新衣服的幸福心境。

    穿的习俗在渐渐淡化,吃的方面何尝不是这样,人们早已不再为能吃点好东西而强烈期盼新年到来。过年时要吃的饺子,还有家乡流行的洛宁蒸肉,平常想吃就可以吃到。饺子、蒸肉在这个年下仍然被端上餐桌,只是再也吃不到当年那种滋味了。

    对吃饭时常令人头疼的孩子来说,过年吃饺子肯定吊不起他们的胃口,其他食品也是如此。初到南方工作的我,归家时给哥哥姐姐的孩子们带了一些南方的芒果、青梅、柚子等水果,孩子们随意尝上几口,就立马扔在一边,说超市里也有这东西。

    小时候过年,我会强烈要求跟随父母挨家串亲戚。我和亲戚家的孩子,平时很少见面,春节相聚是我们难得的美好时光,我们可以趁此机会比成绩高低或者在一块疯玩。还有亲戚们给的在那时看来已经很了不得的五毛、一元的压岁钱,都增添了我心中对年事无尽的好感。

    现在走亲戚,走马观花的味道很重。为赶时间,往往是拿点礼品,一天左右时间走完所有重要亲戚。孩子们对走亲戚,更无热情可言。他们平时在电话、QQ里想聊就聊,见面没有任何新鲜感。孩子们的压岁钱,相比我小时候翻了上百倍,可他们的乐趣似乎并未增长。他们也喜欢钱,但并不感谢给他们带来“创收”的年事。

    以前过年,跟着村里大哥大姐们到邻村或小镇看戏听书,如今这样的情景再也不会有了。网络基本囊括了全部的娱乐,电视都已懒得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机更让娱乐变得唾手可得。孩子们手指翻飞的熟练程度,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吃穿玩乐都不必寄予在过年这段时间时,年味变淡是必然的。我们向前走着,年也在稀稀落落地丢着。过年,现在大概只有与父母家人、亲朋好友团聚的意义了。这个,或许永远丢不得。

    最忆儿时年味浓

    □王月冰

    现在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记忆中的年味却越来越令人回味无穷。

    记忆中的年味是耍出来的。

    记得小时候的花灯很多,每年春节,乡间小路、街头巷尾都蜿蜒着耍灯的队伍。声势浩大的龙灯、花枝招展的花鼓灯、幽默吉祥的狮子灯,这边走了那边来,节目丰富,花样繁多,热闹非凡。孩子们呼朋唤友地跟着欢闹,大人们喜笑颜开地品头论足。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就是依靠每年春节的花鼓灯给自己挣足学费的,去年春节时看到她,说起花鼓灯,她说已经凑不齐一个班子了,很是遗憾。

    记忆中的年味是蒸出来的。

    年糕、年饺、年粑都曾是过年的重头戏,这些都是需要隆重准备的。糯米早早地浸泡起来,几天后婶婶们热热闹闹聚到一起用石磨一点点磨,你放豆来我推磨,欢笑声中嘎吱嘎吱地磨出雪白的米粉子,然后沥干水、凉干。大铁锅架起来,大柴火烧起来,全家大小动起来,做年糕、捏年饺、搓年粑,放入大铁锅里蒸起来。热气腾腾里,年糕、年饺、年粑长大了,长胖了,一个个白白的,真是喜人!年糕蒸得大,来年顺;年糕蒸得胖,来年旺。

    记忆中的年味是拜出来的。

    拜年,那时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大年初一一大早,孩子们兴奋地穿上新衣服,三五成群激动地出门了,挨家挨户敲开门,声音洪亮地叫着“拜年”。最调皮捣蛋的小孩,这一天也会受到最热情的接待。糖果塞满口袋,孩子们欢乐地跑在村庄里,比谁装的糖果多,看谁拜的人家多。那份纯净的欢喜,至今想起仍旧忍不住心花怒放。

    如今的年,花灯几乎看不到了。如今的小孩们,基本上都在电视或电脑前度过他们的春节,零食丰富,压岁钱充足,但是少了那种独特的质朴欢乐。如今的大人们,不会再费心蒸什么年糕了,因为超市里什么也不缺,他们春节的时间大多花在牌桌上了,拜年也越来越简化,一条手机短消息就了事。

    日子丰富了,年味却淡了。大概真如大家所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都像在过年,年味当然要淡。这应该是好事吧,可我怎么那么想念小时候的年呢?

    可叹的“春节四部曲”

    □寇黎薇

    说起春节,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这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日,新春伊始,万家团圆,万象更新;忧的是太累太浪费,过一个春节要比平时的开销多太多,还要经历过节前的辛苦操劳。

    为此,我总结了“春节四部曲”,基本可以概括大多数人过节的状态,即拼命买、拼命做、拼命吃、拼命扔。每当春节临近,人们的购物欲望接近疯狂,平时的节约标兵也经不住超市里丰富物资的诱惑。在这段时间里,人们根本不顾及每日见涨的物价,也根本不考虑自己腰包里的钱能不能挨到下个月发工资,只为了换回不知要多久才能消耗完的食品。这是拼命买。

    洛阳人多年来还是老习惯,都要炸丸子、炸肉片、炸鱼、蒸燕菜、蒸水丸子、煮鸡鸭鱼肉等。一般来说,这就是拼体力的时候,从开始准备到加工成半成品,一家人最少要忙上两天两夜。这是拼命做。

    春节期间串亲戚,每一顿都要大吃特吃,当你面对美味,肚子里已经没有可容纳空间的时候,还要被主人劝着“多吃点儿,别剩下浪费了”。晚上回到家,你还要想办法解决家里堆积如山的食物,否则就真的放坏了。这是拼命吃。

    过了春节,天气渐暖,吃不完的食品已经争先恐后地腐坏变质。自己的肚子当然不能变成废物收容站,只好心痛万分地把花高价买来已散发臭味的鸡鸭鱼肉扔进垃圾箱。既心痛“粒粒皆辛苦”的粮食,又心痛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呀!这是拼命扔。

    要说我们尊崇传统文化,弘扬传统节日的确没错,可是有必要这样铺张浪费吗?过去的老传统一年省吃俭用,过年放开了大吃几天,而且不到“破五”商家不开张,所以要多准备食品。现在跟过去已经不一样了,人们天天都在过年,人人都不稀罕大鱼大肉,而且超市天天都营业,何如随时买随时吃,总是吃新鲜的呢?真的没必要还像过去那样恨不得把菜市场搬回家。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其实,崇尚传统文化,我们更应该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从现在起,勤俭过新年,省省钱,也省省劲;少买点儿,少做点儿,少吃点儿,身体健康了,也避免浪费,何乐而不为?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绿肥红瘦五月天月见草和锦带花芳容媲美关林景区 汉服展演

  1. ·洛阳81路一直改线不通知,且..
  2. ·下园东路违停严重,建议拖车
  3. ·偃师火车站广场草坪钢制篙笆断..
  4. ·十字街书亦烧仙草私自扩宽店面
  5. ·洛龙学府街西侧慢车道 天天..
  6. ·办理居住证问题
  7. ·孟津山水苑小区北侧商铺打通问..
  8. ·嵩县田湖镇小安头村改厕问题
  9. ·嵩山家园小区骑车和电动车堵住..
  10. ·嵩县田湖镇小安头村改厕问题一..
  11. ·2025年体育中考过程评价分..
  12. ·收到违停的短信,交警拒不撤回
  13. ·金科绿都天宸缺少配套老年活动..
  14. ·关于洛龙直招问题咨询

≡ 聚焦河洛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河洛文苑 ≡

      ≡ 公益慈善 ≡

        ≡ 精彩生活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摄影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