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速慢得像乌龟!” (资料图片) | |
明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市消协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通信、快递、预付式消费、汽车消费等4大领域成为近两年的投诉热点。
手机通信、宽带上网问题突出
近几年,手机通信和宽带上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2011年至2012年,消费者反映的问题集中在两方面:
宽带网络服务存在问题。消费者在办理宽带捆绑手机业务时,申请容易退订难;网络出现故障时,运营商维修服务迟缓;用户使用过程中,实际网速大大低于广告宣传的网速;用户与商家签订的入网协议中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
通信资费存在问题。运营商收费项目及标准不透明,漠视广大消费者知情权;运营商不严格履行告知义务,擅自调整资费标准,未经用户确认强行开通增值业务;一些商家开展的“存话费、送手机”促销活动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问题。
快递投诉量持续增长
2011年,快递行业消费者反映投递不及时、快件损毁或丢失、索赔困难等问题突出。特别是节假日前后,快递业务量增加,人手紧张,连续出现快件延误现象。
2012年,快递服务再度成为当年投诉热点,除了之前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之外,又出现了一些快递公司业务人员不按照国家《快递服务标准》的相关规定,在代收货款时仍然坚持“先签字再验货”,甚至不按工作规范以发送短信的形式通知消费者取件,导致快递物品丢失、短少、损毁,引发纠纷。
预付式消费风险居高不下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消费侵权问题却持续不断。消费者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三方面:
服务承诺兑现差。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式消费卡后才发现,一旦交了钱就由不得自己说了算。不少预付卡上印有“一经售出,概不退款”的霸王条款,往往使消费者利益受损。
经营主体随意变更。经营者几经易主或关门倒闭,突然蒸发,甚至一些不法经营者借办卡之名敛财诈骗、携款外逃,这种风险往往使消费者的预付款打了水漂,且难以维权。
预付式消费信息不对称,维权举证难。大多预付式消费不签订合同,双方多采取口头形式约定责任,缺乏详细、明确的书面约定。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往往处于“空口无凭”的尴尬境地。
汽车消费投诉有增无减
汽车消费投诉连续3年有增无减。消费者反映的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经销商违约现象一直存在。部分经销商的商业诚信度低是损害消费者权益、造成违约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
二是扣押客户汽车合格证办理银行贷款。有的经销商因为资金短缺,将汽车合格证抵押到银行贷款购车,导致汽车合格证不能随车一起交到消费者手中,造成新车无法上牌照,汽车保险无法生效。
三是购车贷款收取服务费,强制买保险。
四是售后服务不到位。商家把高质量售后服务作为促销的一种手段,实际服务过程中却存在汽车维修乱收费、配件价格不透明、把小毛病说成大故障等欺诈消费者行为。
本报记者 王蕾 实习生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