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回乡下老家,婆婆给我们炒了两个菜,做了一份汤。汤碧绿碧绿的,瞧着姿色丰盈,闻来清香扑鼻。我欢喜地问,妈,这是什么汤?婆婆说是荠菜汤。
哦,又到了挖野菜、吃野菜的季节。
乡间的春天是用来吃的。看!长在麦田里的是白蒿和面条菜。田埂地头、沟里渠畔最常见的是荠菜与黄花苗,还有山坡草地、荒郊路边的苦菊、紫云英。家乡的山野菜远不止这些,还有野葱、小蒜、益母草、马齿苋、灰菜等,数不胜数。这些山野菜可蒸、炒、凉拌、做馅、煲汤,不仅好吃,而且有保健的功效。
我的童年正逢物资匮乏时期,“粮不够,瓜菜代”是寻常之事。“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在春日阳光里,一群小伙伴相约上山挖野菜,一人挎一竹篮、执一小铲,蹲在田间地头仔细寻找,趴在地上呈莲座状且叶上有齿的是荠菜,绿中显白、叶儿如羽的是白蒿,叶面宽宽的毛茸茸的是面条菜,一蓬蓬、一簇簇嫩绿嫩绿的就是野蒜。
毕竟是半大孩子,一会儿工夫,便失了耐性。虽然我们挖野菜的架势扎得十足,但见花摘花,遇蝶扑蝶,玩耍时候居多,采摘野菜时少。半天下来,采的野菜只能覆盖篮底。大人们是从来不专程去挖野菜的,而是在锄地时或回家的路上顺手采上一把,那一把可比我们半天采的要多。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蘩,即白蒿。“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薇,即野豌豆苗。“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卷耳,即地葵。原来,白蒿、豌豆苗、地葵这些寻常野菜早就出现在《诗经》里了。
又是一年春来到。每到春天,我最想吃那鲜嫩的野菜,春食野菜让我想起童年,想起家乡,想起那难以忘怀的往事。
我喜欢春天的朝气蓬勃和明媚灿烂,走进田野,让温润轻柔的风轻抚发丝,回到生命的本真。有了山野菜,春天便丰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