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需求无穷尽,旅游行为无框架,旅游资源无限制,旅游产业无边界。”这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特点。
洛阳旅游产业如何实现“无边界”,“融合”二字是密钥。全市旅游产业大发展动员大会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文物、科技、体育、农林、工业、商贸、会展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旅游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业的综合带动效应。
“牵手”文体,旅游内容更丰富
人间四月天,汝阳赏杜鹃。
在市区牡丹争相吐艳之时,南距洛阳120公里的汝阳西泰山景区,10万顷野生杜鹃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杜鹃花和庄严肃穆的炎黄峰,吸引八方宾朋前来游玩。
上海游客李修德是在洛阳市区看完牡丹花之后,专程来看杜鹃花的。看完那杜鹃花海、天然碑林、“炎黄二帝”等“西泰山九景”,他来到位于山脚下的风情小镇。“行走在小镇里,一幢幢灰墙灰瓦的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古朴典雅,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他说。
李修德说,住在西泰山农家小院,吃着农家菜,便会忘记城市的喧嚣,惬意有味,“绝对没白来”。
“在这里,游客找到了‘乐园’,小镇居民通过经营农家乐,每年收入也有五六万元。”该风情小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农业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效益正逐渐显现。
除发展农业旅游外,我市在推动旅游业融合发展方面还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牵手”文化——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从2007年起,我市创办了“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它不仅成为牡丹文化节的一大亮点,更成为全国群众文化活动知名品牌。
“牵手”体育——从去年1月起,已连续举办多届的洛阳伏牛山滑雪旅游节正式“牵手”专业滑雪比赛,包含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三个板块”,成为我市冬季旅游的“招牌菜”。
“牵手”工业——去年3月,东方红工业游正式启动,作为我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游景区,它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五六万人次;义煤集团新安煤矿有生矿景区,近日通过国家3A级景区验收,成为我市首个通过国家3A级景区验收的工业旅游景区。
…………
深挖“富矿”,融合实现产业跨越
大融合,形成大产业;大融合,带来新突破。
然而,回顾近年来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我市在融合发展方面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却依然存在许多“尴尬”。
市政协今年3月提交的一份调研报告,就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问题的“症结”:洛阳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却始终没有为广大游客奉上一个经久不衰的文化演艺项目;在文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上,普遍存在着重保护轻旅游现象,导致一些景点投入大收益小;工业游虽然整体起步较早,但遗憾的是一直处于“温吞水”状态,并没有形成气候……
“洛阳坐拥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端着金碗要饭吃’,凸显了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的不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孙小峰表示,文化产业与旅游“不来电”,工业与旅游“两张皮”,甚至服务业也与旅游“若即若离”,已严重制约了我市旅游业向深度融合发展。 (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