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菱齿象化石 | |
文物名称:古菱齿象化石
文物年代:旧石器时代
出土时间:1994年
出土地点:涧西区南昌路
核心提示
古菱齿象化石1994年出土于涧西区南昌路,复原后躯体庞大,高2.8米、长5.7米。古菱齿象生活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方,该化石的发现,说明当时河洛大地气候温暖湿润,是人类生活的理想场所。
保存完整尤罕见
在洛阳博物馆二楼“河洛文明展”厅入口处,一个庞然大物——古菱齿象化石引发市民极大兴趣。
我们看到,该古菱齿象化石呈行走状,躯体庞大,高2.8米、长5.7米,两根门齿粗壮。
“这具古菱齿象化石,是1994年在涧西区南昌路一施工工地发现的。”洛阳博物馆宣教部有关负责人胡寅介绍,该化石深埋于17米深的地下,起初只有几小块。但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大象的四肢、肋骨、头部等越来越多地呈现于考古工作者面前。后经有关专家确认:这是一具古菱齿象化石!
胡寅说,虽然此前也有类似的大象化石在豫西地区出土,但保存如此完整的化石非常罕见。
修复工作达三载
“考古发掘结束后,该古菱齿象化石被立即送到北京,请专家进行修复并进行复原。”胡寅说,整个修复工作一直持续3年之久。
为让市民一睹这一庞然大物的真容,1999年,古菱齿象化石正式“进驻”洛阳博物馆。同时,为了保证展示效果,专家们还给这头大象“配备”了一对石膏象牙。
胡寅说,由于体积庞大,古菱齿象化石陈展时颇费了一番周折——工作人员首先对大象进行“分拆”,并进行编号。待运抵洛阳博物馆后,工作人员又对其进行“组装”,光这项工作就花费两天时间。
化石发现意义大
据相关人员介绍,自古菱齿象化石“常住”洛阳博物馆后,一直是二楼“河洛文明展”厅的最大亮点,尤其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古菱齿象化石的发现,说明远古河洛大地的气候相当温暖湿润,很适合人类生活、居住。”洛阳博物馆馆长谢虎军说,化石通常是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该古菱齿象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古黄河河道的变迁以及古生物、古气候,尤其是象类的迁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
古菱齿象
古菱齿象是生活在距今1万年至20万年的晚期更新世的大型哺乳动物,其主要活动区域是在华北、华东等地区。由于这类象的臼齿磨蚀到一定程度后,齿板的中央就会扩大呈菱形,因此而得名。古菱齿象一般躯体庞大,尤其是二根门齿很粗壮。
(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