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洛龙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城乡环境美 画卷映洛龙
龙门镇“民情日志” 架起干群“连心桥”
读 家
新书快讯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5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新机制新变化 大投入大变化
城乡环境美 画卷映洛龙
本报特约记者 张俊望
新区环境优美,风光旖旎 本报特约记者 苟华云 摄
    核心提示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最直观的反映,关乎百姓生活质量,体现出城市的软实力。在改善城乡环境中,我区积极创新机制,不断加大投入,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人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洛龙区区委书记李钢锤的一番话,是洛龙区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改善辖区环境的真实写照。

    清风拂面,垂柳依依!漫步在新区泉舜集团·开元湖音乐喷泉湖畔,看着三五成群在此休闲的市民,一幅幸福和谐的画卷沿此湖畔铺展开来!

    新机制带来新变化

    为扎实细致地做好创建工作,洛龙区创建指挥部坚持将创建的各项指标、任务列入目标管理中来,把创建工作融合到日常基础性工作中去,不断建立健全各项长效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修订了《洛龙区创建千分考评办法》《洛龙区城市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坚持日督察、周例会、月小结、季考评等创建长效机制,并使其完善。

    洛龙区积极推行区级领导创建分包责任制、区直单位创建分包责任制等制度,全面落实城市网格化管理。区创建办对网格管理人员统一造册,明确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建立了区、乡、村(居委会)三级责任的长效管理机制和覆盖全区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管理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推动了城市管理从“治脏、治乱、治差”向“做细、做优、做靓”转型。

    人性化管理树形象

    70多岁的王大妈住在关林地调一队家属院。以前,大量的流动商贩在家属院门口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王大妈每天进出不仅要绕道,还要闻各种怪味道,别提多难受了。经过深入调查,区城市管理局画线、定位,使占道经营的流动商贩初步达到了统一摊点设置、统一经营时段、统一卫生保洁的管理要求。如今,经过各部门疏堵结合的整治,该小区的卫生有专人清扫了,乱摆摊的现象没有了,连道路也变得更宽阔了,王大妈觉得住在这里很舒心。

    为了解决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与摊贩的矛盾,区城管局探索出了新办法:“先服务、后协商、再规范”,形成长效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将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推行“亲情式”执法,疏堵结合、教罚相依,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在执法过程中,强化事前指导,政策法律宣传到位,友情提醒在前;事中跟踪监管,提前介入工作到位,督促整改在前;强制执行时,程序到位,动员鼓励自行整改在前,强化服务意识,谨慎执法行为,做到不说不礼貌的话,不说责难的话等“六不说”,说服教育、柔性执法,实现城市管理人性化、和谐化。

    大投入带来大变化

    每天清晨6时许,在开元大道、龙门大道、王城大道等主干道,大型机扫车都会准时“工作”。目前,洛龙区共有大型机扫车10余台,机械化清扫水平位居全市前列。洛龙区以城区道路“精品化”、主要道路“综合化”为重点,采取“全天候保洁、无缝隙监管”的工作模式,主干道初步采用“机洗+机吸+机扫+人工”的保洁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道路保洁质量。

    街面干净利落,车辆停放整齐,门市经营规范,行人过马路文明……5月17日上午,记者在洛龙区开元大道、龙门大道、王城大道等主干道,看到了这些变化。

    在巩固“创文”成果中,洛龙区不断加大投入。近年来,全区分别投入资金建了图书馆、文化馆,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管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在迎接牡丹文化节的整治中,全区刷新墙体面积18万平方米,更换、拆除广告店牌800多个,画出停车泊位3895个,设置临时停车场7个、车位1400个。

    另外,该区在乡村新建、改建了8个垃圾中转站,设置了2500个垃圾桶,建了283个垃圾池和118个垃圾房;村级配备保洁机动车辆230台、垃圾三轮清运车280台、垃圾池(箱)1200个。卓有成效的措施,使全区乡村环境卫生面貌发生喜人变化。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