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99万,“最难就业季”的说法不胫而走,而对于洛阳高校的毕业生而言,“择业难”才是更需要正视的“真问题”。
洛阳某高校最近举办了一场招聘会,155家企业提供了3000余个岗位,仅仅收到了1562份简历。该校招生就业处有关负责人称,招聘岗位与求职意向出现这样的“错位”,并非这些岗位待遇不佳,更多与毕业生求职的观念、技能等有关。
在该负责人的进一步分析中,国内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多将就业目光盯在“北、上、广”一线城市,对薪酬待遇也有较高期待,“最难就业季”对他们影响更大,其求职愿望也较难达成。而洛阳各高校的毕业生多在省内求职,起薪期待也多在2000元至3000元,目前的岗位供给可比较充分地满足他们的求职需要,即使名校毕业生愿意“自降身价”,在就业市场上对洛阳高校毕业生形成的挤压也是非常有限的。
就业不是问题,择业成了问题——这是洛阳高校毕业生在走出“象牙塔”之前的最后一堂必修课。
不少毕业生盲目追求安稳,对薪酬待遇、发展前景等则思考的较少,“宁要公家的草、不要民企的苗”的想法在毕业生中颇有市场;有些毕业生由于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方面的欠缺,无法胜任岗位的要求;有些毕业生则因为求职礼仪、沟通技巧方面的欠缺,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有些毕业生缺乏清晰的自我定位和职业规划,在择业市场上常常缺乏主见、无所适从,求职“效率”不高。
“解铃还须系铃人。”作为求职主体,洛阳高校毕业生若想解决“真问题”,还要方向明确一点、眼光长远一点、姿态放低一点、付出再多一点,在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竞争实力,为自己的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