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迎来2周岁生日。当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自发在周王城广场表演了河洛大鼓,吸引众多市民。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如何?怎样才能将它们更好地传承下去?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1 现场:古老说唱艺术赢得喝彩
上周六,在周王城广场,一位老艺人敲着鼓的说唱表演,吸引了大批市民的目光。
老艺人表演的正是河洛大鼓,为的是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2周年。表演时,一位既没有化妆也没有道具的老艺人,在坠胡等乐器的伴奏下,一手摇着铜板,一手敲着书鼓,他的表演博得在场观众阵阵喝彩和掌声。
河洛大鼓俗称“说书”,是我市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2006年6月,河洛大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 保护:初步构建四级保护体系
2006年,我市下发了《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市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经过7年努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如何?对此,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李晓霞表示,经过努力,我市目前已初步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从2006年开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已建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组织开展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各项工作,包括普查、名录体系建设、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等。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公布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8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4项。同时,我市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名,省级传承人48名,市级传承人136名。
3 瓶颈:后继乏人,观众流失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老的手工艺技能受到较大冲击,正在不断消失,有的甚至濒临消亡。
首先,是观众大量流失。1日上午,记者在周王城广场看到,河洛大鼓虽然吸引了大量群众,但以中老年人居多,鲜有年轻人的身影。“如今,愿意听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表演之余,一位老艺人回忆,以前,每逢农闲时节,他都会到市周边村镇进行表演,当时村民争相观看,场场爆满。
其次,后继乏人也成了老艺人们最担忧的问题,也是我市非遗保护面临的最大考验。“听的人少了,愿意学的人自然就更少。”这位老艺人忧心忡忡地说,没有人愿意学,其结果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去世了,技艺就消失了。
4 未来:走产业化道路不断传承
“非遗保护,让更多的人认识它是关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张纯检说,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放进博物馆是“保护”,但只有让它重新走进老百姓生活,让更多的人接受它,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葆青春。
他认为,展厅里的仅仅是标本,只有走出去,重新唤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传承者才会有积极性把它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焕发自身的青春和活力。
“抢救性记录只是第一步,‘生产性保护’才是最终目的。”李晓霞表示,为使老的手工技艺重新焕发活力,必须想法激活其内在生命力,通过将其推向市场等,变“输血”为“造血”,最终走上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之路。
本报记者 姜春晖
延伸阅读
本周六,去市群艺馆看河洛大鼓吧
6月8日(周六)是第8个文化遗产日,当天,市群艺馆将举办河洛大鼓专场演出。
本次演出专场以“群英荟萃”为主题,届时将邀请市非遗项目抢救专家、原洛阳豫剧院院长白治民,著名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原洛阳曲艺团副团长王仙菊及第五代河洛大鼓传承人牛小枝和李明治等,表演《洛阳颂》《送梳子》《街头哨兵》等曲目。市民可免费观看。
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春晖 智乐)
相关链接
我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河洛大鼓
唐三彩烧制技艺
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
关公信俗
洛阳牡丹花会
洛阳宫灯
平乐郭氏正骨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黄河澄泥砚
杜康酿酒工艺
洛阳关林朝圣大典
洛阳牡丹栽培技艺
大里王狮舞
洛阳海神乐
河图洛书传说
洛神的传说
面塑
刘井薛氏石刻
九连灯
曹屯排鼓
木偶戏
通背拳
制鼓技艺
小街锅贴制作技艺
银条种植栽培及烹饪技艺
象庄秦氏妇科
灵山庙会
民间剪纸
黄河号子 (据洛阳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