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一个节日的自然生成,都有一定的文化渊源,就像我们中国人年年要过端午节,念念不忘屈原一样,必然有一定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必然有一股正能量的文化活水源远流长。
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家乡人过端午节,都知道要吃粽子割艾蒿驱鬼神,都知道屈原这个人。尽管乡亲们并不清楚敬重的这个人究竟为他们做了什么,但是他们知道,老百姓心里惦念的人一定是为这个民族做过大事的人。
后来我上了学,学了知识,明白了端午节祭奠的那个屈原为什么被老百姓敬重,我过端午节就不再只是吃一顿粽子吃一顿“鲜”了,而是心中有了一座“敬畏的高山”。
其实,屈原并不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而投江的,而是为了楚国强盛和楚民幸福。可是,他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影响和感动了整个中华民族。因此,端午节就由汨罗人小范围的祭奠变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祭奠。中国人敬重屈原,是敬重他的爱国情操和忧民情怀。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二十六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lǘ)大夫。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主张联齐抗秦。但是,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宠妃郑袖等人因受了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而且使怀王疏远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楚国国都。屈原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有以死明志,于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不仅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还是大诗人。他在极度失意的情况下,提笔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己创作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离骚》。《离骚》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了古代神话和传说,创造了新体诗——楚辞。
《离骚》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解放,开启了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二个春天。《离骚》采用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内容可根据需要任意扩充,适宜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可以说,《离骚》是我国自由诗歌形成的开路先锋。鲁迅曾称赞《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老百姓也把屈原奉为“爱国爱民的先贤”。
也许中国人的端午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可是我坚信我们的每个端午都有《离骚》的新版。中国人还要走多少跨越灾难的路,谁也不知道,但只要有永远的屈原、永远的《离骚》、永远的正能量文化精神在传承,这个民族就会有喜悦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