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英国卫生部门官员说,一项旨在规避新生儿先天疾病风险的试管授精新技术可能最先在英国投入使用。从基因角度看,以这一新技术孕育的试管婴儿将有一位父亲和两位母亲,因而引发“造人”争议。
为健康
这一试管授精新技术的关键在于移除女性卵子线粒体中的有缺陷基因。
线粒体是存在于动物、植物等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它是氧化代谢的部位,为糖类、脂肪和氨基酸借助氧化过程释放能量提供场所,可以说是机体“供电站”。
线粒体在细胞中分布广泛,一些单个细胞可能包含数千个线粒体。然而,线粒体可能成为导致新生儿患先天疾病的“元凶”。
这种细胞器携带自身的基因材料,称为线粒体基因组。在一些情况下,线粒体基因组可能发生突变,产生缺陷,从而导致新生儿罹患先天疾病。英国每6500名儿童中有一人生来患有“线粒体基因病”,引发肌肉虚弱、失明和心脏病。
线粒体只经过母婴遗传。因此,研究人员希望借助全新试管授精技术去除母亲卵子中有缺陷的线粒体,从而在更大程度上确保新生儿健康。
俩母亲
依据现有技术条件,实现线粒体“清洁”可以借助两种方式。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人员采用了“原核移植”的方式,即在两枚已经授精的卵子间实现基因替换,剔除线粒体中有缺陷的基因信息。
另一些研究人员则选择“主轴移植”的方式,即用捐赠者卵子的健康线粒体替换母亲的有缺陷线粒体后再实施人工授精。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不可避免的是,新生儿将拥有自己父亲、母亲的基因,同时携带卵子捐献者的少部分基因。也就是说,在基因层面,新生儿有两位母亲和一位父亲。
有争议
一些批评者认为,这项技术的本质就是人造胚胎,相当于“设计”新生儿。依赖这种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对胚胎实施基因改造,以干预新生儿的发色和成人后的身高。
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着重关注在生物与医学技术进步过程中出现的伦理困境。这一协会去年年中表示,经过8个月评估,认定这一技术“符合伦理”。
英国政府首席医疗顾问萨莉·戴维斯28日告诉路透社记者,在设置严格规范的情况下,议会和政府应该为这项新技术开绿灯。
“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突破性技术,能够防止疾病遗传,为许多家庭带来希望。”戴维斯说,“尽快引入救助生命的治疗措施是正确的事。”
她提到,政府卫生部门正在制定相关规则,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对外发布。英国届时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引入这种技术的国家。
不过,这项技术最终能否投向市场仍需经过议会投票决定。戴维斯希望,第一批家庭在两年内从这项技术中受益。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相关链接
试管婴儿技术:
现代医学发展里程碑
试管婴儿技术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和英国产科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合作研究成功的。
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在英国的奥尔德姆市医院诞生,引起全球科学界的轰动,也带来了巨大的争议。
2010年,爱德华兹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称这项技术是“现代医学发展里程碑”,帮助全球10%的夫妇免受无法生育的困扰。但也有不少科学界、宗教界人士批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这些“人造生命”可能破坏社会的伦理关系。
得益于爱德华兹的研究,全球迄今已诞生大约500万名试管婴儿,单是在英国,每年就有18万名试管婴儿出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试管婴儿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肯定和推广。
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首名试管婴儿郑萌珠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出生。
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爱德华兹于今年4月去世,享年87岁。
(据新华网)
上图 爱德华兹(左)与长大后的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