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海兽葡萄镜:
图案是异域特征 为文化交流见证
葛之覃兮叶萋萋
小寨:伊河重要渡口 筑堤修寨得名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 年 7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葛之覃兮叶萋萋
——漫谈洛阳的葛文化
□郑贞富
(清)焦秉贞 《葛覃亲采图》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葛,又称葛藟(lěi)、黄葛,是多年生藤类植物,茎长二三丈,花紫红色。葛在古代是一种食物,也是一种药材,而且其纤维可织布,葛布是古人夏天的主要衣料。从上古开始,直至汉唐,葛的纺织业与丝织、麻织构成洛阳三大纺织产业。洛阳是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长期是葛文化的中心,葛文化是历史留给古都洛阳的一份丰厚遗产。

    1 绵绵葛藟绕洛邑

    葛主要是野生的,上古的洛阳地区,河湖纵横,山林成海,遍生葛藟,采葛织布和采葛为食一直是一项重要活动。《帝王世纪》说,尧初见舜时,赐给他葛衣一件。西周和东周相继以洛邑(洛阳)为都,在八百年的漫长历史中,葛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葛是周代洛邑的一个支柱产业,王室专门设有负责葛产业的官员,官名“掌葛”。《周礼》说,掌葛按时向山农征收能做葛布的葛藤,向泽农征收供食用的葛类植物。这里的山农和泽农指的是周王畿即洛邑周边的山泽之民。

    《诗经》是周代的民歌汇编,其中以葛为篇名的就有5篇之多,中国葛文化可考的文献正是从它们开始的。其中,有《葛屦(jù)》《葛生》《葛覃》《葛藟》《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千古名句就出自《采葛》。这些都是洛阳地区的民歌,可以看出,在《诗经》的时代,洛阳是葛文化的中心。

    在周代,男人负责打猎、耕作、打仗,女人负责纺织、采摘、炊灶。《葛覃》就是一首描写新婚女子采葛织布、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的叙事诗。

    2 五彩葛布出深宫

    同丝绸、麻布一样,采葛织布也是一项天才的发明,并且其难度比前两者更大,因为采葛和制葛要把握好时节,葛藤的浸泡、剥皮抽丝和纺织、印染都需要特殊的工艺。所以,葛纺的产生要晚于丝绸、麻布,其工艺成熟于周都洛邑,并由此传到全国。

    葛布主要用于王室夏服和御用品的制作,其工艺很复杂,周王室还设有“染人”的机构,对葛、麻、丝绸等进行印染。《礼记》说,农历四月,周天子开始穿葛衣。而周王室用的浴巾,共有两种,分别用粗葛布和细葛布制作。当时,王室有大量的葛布,周穆王曾一次赠给大臣逢公粗葛布和细麻布三十箱。

    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他非常重视葛纺业,其官营手工业作坊也更为发达,葛布经过印染后,可呈现多种颜色。这些精美的葛布除皇室使用外,还经常被赏赐给大臣。

    东汉皇室的葛分五种颜色。东汉末年,献帝封曹操为魏王,下《封魏王诏》说:“今以君为魏王,青、绛、皂、黄、白葛各二匹,越葛一端往,钦哉!”这五色葛都是官营作坊生产,越葛是当时东吴的特产。

    早在春秋时期,葛纺技术就从洛阳传到吴越,东汉末年的大乱,使大批汉人南迁,也进一步促进了吴越的葛纺业。在三国时,吴国的葛布即越葛质量就已超过洛阳。魏晋官府的工匠除织绫罗锦绣外,也织御用的葛麻布。

    唐代洛阳官营作坊主要生产丝绸产品,“五彩葛布出深宫”的现象虽走进了历史,但据《新唐书》记载,洛州(洛阳)民间生产的一种如丝的细葛,被称为洛州丝葛,是洛州每年向皇室交纳的贡品。

    3 诗仙走笔《黄葛篇》

    大唐帝国是诗的国度,洛阳是一座诗的都城。葛是大唐诗人笔下常见的名词,有四十余首与葛文化相关的诗,都与洛阳有不解之缘。

    李贺,一个出生在洛阳昌谷的“鬼才”,“大带委黄葛”“石云湿黄葛”是他对故乡的记忆,“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是他的千古绝唱!

    杜甫,一个出生在洛阳的“诗圣”,他平生最快意的事是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担任左拾遗时,端午节唐肃宗赐给他细葛布、香罗丝衣各一件。他激动地写下了《端午日赐衣》:“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李白,一个长期客居洛阳的“诗仙”,他在这里写下了不朽诗篇《黄葛篇》:“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闺人费素手,采缉作公式(chī)绤。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

    这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洛河之滨,黄葛绵绵,有一位洛阳女儿,在此采葛织布。她用葛布制作一件衣服,然后寄给一位日南郡(今越南中部)人。她还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诉这位日南客,你们那一带天气转凉之时,这件暑服莫要扔了。因为“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

    我们已无从知道这位洛阳采葛女和日南客的全部故事,但是我们从诗中可以看到,唐代的洛河岸边仍生长着大片黄葛,葛纺业仍然活跃。

    4 香山滤泉澄葛粉

    葛是古代的一种食物,每年春天人们采嫩茎、嫩叶、葛花炒食或做汤吃。葛花清凉解毒、消炎去肿,可入药。唐代洛阳食疗家孟诜(shēn)在《食疗本草》中说:“葛根,蒸食之,消酒毒。其粉亦甚妙。”

    洛阳多名山,其中龙门东山又名香葛山,简称香山,以盛产香葛而得名。白居易晚年居住在香山,号香山居士,他重修了香山寺,经常在这里“饭僧”, 即向僧人们施饭。他的《招韬光禅师》写道:“白屋炊香饭,荤膻不入家。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青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香山的葛粉、葛藤花都是美食,这首诗又对此作了推介,结果香山成了洛阳人的采葛之地,香葛在宋代时就已不见记述,可能绝迹于此。

    除了葛粉、葛藤花外,葛根蒸伊鲂、葛根炖牛肉都是洛阳传统名菜。葛根又供药用,有生津止渴、清热除燥、解酒醒酒、治脾胃虚弱之功效。葛花也有解酒的功效,因此古代用二者作解酒之用。

    葛之覃兮叶萋萋,这是千年帝都洛阳的古代美景。从一些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洛阳,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葛曾是洛阳的一个宏大产业,目前我们有恢复和发展这个产业的条件,大力发展葛的种植,建立葛产业集聚区,时不我待!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