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海兽葡萄镜:
图案是异域特征 为文化交流见证
葛之覃兮叶萋萋
小寨:伊河重要渡口 筑堤修寨得名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7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海兽葡萄镜:
图案是异域特征 为文化交流见证
本报记者 姜春晖 通讯员 孙海岩 文/图

 

海兽葡萄镜
    核心提示

    1984年出土于我市宜阳县的海兽葡萄镜直径24.6厘米,圆形,兽纽,背面为浮雕海兽葡萄。海兽葡萄镜镜面分为内外两区,是唐代铜镜中的珍品。

    兼收并蓄 铜镜珍品

    1984年,出土于我市宜阳县的海兽葡萄镜是唐代铜镜中的珍品。洛阳博物馆馆长谢虎军说,作为唐代制镜技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件铜镜不仅继承了汉魏文化的传统,而且在吸收边疆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外来(主要是波斯、印度)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兼收并蓄,使铜镜制作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日前,我们在洛阳博物馆见到了这件铜镜,只见它的直径为24.6厘米,镜纽为伏兽形,镜边缘有一圈花瓣纹饰,中间一圈凸弦纹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葡萄和叶蔓铺地,越过凸弦纹布满镜背。内区有姿态各异的8只海兽攀缘逐戏于葡萄叶蔓之间;外区有12只形态不同的飞禽走兽嬉戏于葡萄的枝蔓叶实之间。

    “这种图案是唐代铜镜中最富魅力的图案之一,主要流行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谢虎军表示。

    域外物种 交流见证

    海兽葡萄镜,亦称“瑞兽葡萄镜”“海马葡萄镜”“天马葡萄镜”“鸾兽葡萄镜”。铜镜上所刻画的兽形图案,形象不一,姿态各异,统称“海兽”。

    “此处的‘海’并不是指它们是海中所产之物,而是指我国古代的一种地域观念。”谢虎军说,根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些海兽多为头部大而圆的动物形象,其实就是古代的狮子,古人称“狻猊(suān ní)”。《尔雅·释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西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后,狮子等动物相继引进中国内地,供贵族享乐。唐镜图案中的狮子形象,由于画域狭小,不能细腻描绘,便采用了粗略的浮雕手法,紧抓狮子夸张的头部特点,造型生动。

    同时,铜镜上的另一种图案葡萄原产于西方。据《齐民要术》载:“汉武帝使张骞到大宛,取葡萄实,如离宫别馆旁尽种之。”葡萄纹在内地装饰图案艺术中出现,是从东汉开始的。到了唐代,葡萄纹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已普遍流行,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象征着富贵长寿,深受人们的喜爱。

    谢虎军表示,这两个原本来自域外的物种,由铸镜师采用高浮雕的技法将它们镌铸于铜镜之上,不仅在造型上写实、生动,富有装饰性,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碰撞的最好见证。

    相关链接

    铜镜——古代十分常见的生活用具

    铜镜是古代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纵观我国古代铜镜发展的历史,铜镜从4000年前出现后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它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鼎盛于汉代,繁荣于隋唐,衰落于宋金元时期。

    唐代是我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唐初期,铜镜的纹饰主要以海兽为主,海兽镜比较盛行;唐高宗至唐德宗时期,铜镜装饰上出现了新形式、新题材、新风格,富丽绚烂;而唐德宗至晚唐时期,则主要流行对鸟镜、瑞花镜、盘龙镜等。 (春晖)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