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民办博物馆已有21家,总数居河南省之冠(见本报8月3日01版消息),再加上全市现有的14座国有博物馆、纪念馆,身为洛阳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博物馆之都”,真乃一大幸事。
文化随时间而沉淀,城市因文化而深沉。博物馆,正是这种文化沉淀最好的展示。走进博物馆的陈列室,一件件展品勾勒着历史的轮廓,无言述说着千年帝都文化的灿烂和历史的厚重。在这里,真实感受历史文化遗存,比较抽象的“历史概念”接上了地气,变得形象、生动起来。
然而,作为一名洛阳市民,你能说出几个家乡的博物馆名字?你又去过几家呢?
北京市社科院出版的《2012北京文化蓝皮书》数据显示,有将近九成的人每年进博物馆、纪念馆的次数不足5次。可以推算,在洛阳,这个数字可能更小。
如今,很多成年人本身就对博物馆不感兴趣,更不要说引导孩子去博物馆了。他们宁愿让孩子窝在家里读书,也不愿带孩子去博物馆里看看,折射出应试教育的弊端,更折射出城市文化资源的浪费。
青岛的城市历史不像洛阳那样积攒了很多“唐砖汉瓦”,但在其百年进程中,文化也在不断积累着。最近,这座海滨城市就在全市开展了一场“馆藏青岛”活动,鼓励市民、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把一个个博物馆变成一个个成本最小却最生动、最具文化教化效果的公民文化教育学校。
青岛人不但自己爱上了博物馆,而且向外地游客推荐自己的博物馆,他们喊出了“来青岛,不只是看海”的口号,“馆藏青岛”成为城市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据市文物管理部门介绍,洛阳还将计划建设3座博物馆,分别是洛阳契约博物馆、洛阳曹休墓博物馆和洛阳丝绸之路博物馆。
有空转转博物馆,不仅能提升自己的精神高度,更能让我们的城市充满文化崛起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