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9岁的卢伊波,1991年入伍,1994年12月退伍回到家乡嵩县后,到嵩县农村信用联社做了一名押运员。多年来,他积极参加公益事业,用行动证明了一件事:哪怕是小人物,只要“腿勤心热”,也能为群众办实事。
2011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让嵩县纸房镇的10多个村庄遭遇有史以来的最大损失,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高村的吴贞大娘家里咋样?高彦坤老人家里受灾严重不严重?……”灾情让当时正在休假的卢伊波十分揪心。
暴雨中,他和几名战友自发赶了过去。一连3天,他们都泡在村子里,卷着裤腿、撸着袖子,和受灾群众一道进行生产自救。
高彦坤老人家的房屋被大树砸蹋,卢伊波把他安顿到自己家,让妻子照顾其生活起居,自己则拿出2600元请人帮其修缮房屋。他还发动同事、亲友捐款捐物,将筹集来的6250元购买了粮油,送到受灾严重的村民家中。
嵩县九店乡宋王坪村60岁的牛进安是个低保户,独自领养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既当爹又当妈,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2012年春节前,卢伊波随单位领导到该村慰问,牛进安家中家徒四壁的景象让他坐立不安。第二天,他特意带着妻子和孩子,扛着米面和食用油再次走进牛进安家。离开时,他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牛进安家的墙上,叮嘱他如有困难随时打电话。后来,他找到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烟叶种植科技能手,帮助牛进安一家慢慢走出困境。
在卢伊波的影响下,他的47名同学、战友成了他的“铁杆”粉丝,他们自发成立了“学雷锋爱心小组”。县城附近的一所敬老院是他们常去的地方,那里住着20多位老人,他们隔三岔五就过去陪老人聊天,帮老人洗澡……
城关镇韩村的谷万会、韩宝喜、王和尚等人,在卢伊波的帮助下,靠养殖、果树栽培,脱离了贫困。如今,他们也像卢伊波一样,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资源,帮助着村里其他困难群众。
虽然卢伊波的收入不高,但他精打细算,把节省下来的钱奉献给社会:多年来,他先后资助12名中小学生,还先后与九店乡、纸房镇、库区乡的62户家庭困难群众建立长期联系,定期走访,帮助他们寻找脱贫致富的门路……
■人物心声:奉献的是爱心,收获的是快乐。这些年,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己,收获着快乐,这样的事我愿意做一辈子。
■记者感言:从小事做起,他以“小”为始,以“大”为终。虽然卢伊波做的事儿都是小事,但这些小事传播的是正能量,积少成多,就汇成了热心助人、奉献社会的大能量。
本报记者 王晓丹 实习生 郝盼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