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八字桥 |
| 采访团成员在八字桥采访 |
| 古纤道绍兴县段 |
|
浙东运河离开杭州后,经萧山、柯桥而至绍兴。发达的水系,使绍兴市成为著名的水乡、桥乡。
近日,大运河申遗中国行采访团抵达素有“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之称的绍兴市,探访浙东运河与绍兴市的不解之缘。
古纤道宛如游龙伸向远方
在浙东运河绍兴段,从顾家荡村至泾口村有一条绵延7.7公里的石板路,这就是神秘而又浪漫的绍兴古纤道。
13日下午,采访团从杭州市驱车来到绍兴市绍兴县柯桥镇,看到古老的纤道顺着运河,时而一面临水、一面接岸,时而两面临水、平铺水中,在碧绿的河水中宛如一条游龙,蜿蜒伸向远处。阳光下,小河、小桥与两岸古朴的人家,俨然一幅美丽的水乡画。
作为运河航运的重要辅助设施,古纤道既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也是往来船只躲避风浪的屏障。据了解,绍兴市古纤道位于绍兴县境内浙东运河绍兴至萧山段,为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观察使孟简所建,全长7.7公里,初为泥塘,明弘治年间改为青石板铺砌。古纤道实岸处石板路面与岸坎浑然一体,遇水面则架筑桥梁。
古纤道自修成之日起,一直是古城绍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清代地理学家齐召南曾用“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来形容古纤道的景色。
绍兴市文物部门有关负责人说,绍兴县柯桥镇上谢桥至钱清镇秦皇段古纤道是保存最完好的一段,也是此次大运河绍兴段申遗的最大亮点。1988年1月,古纤道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做好大运河绍兴段申遗工作,我市已完成对古运河皋埠段2.5公里长古纤道的维修工作,其余河段古纤道的维修计划也正在制订中。”该负责人表示。同时,为全面展示绍兴市古纤道遗产,位于柯桥镇的浙东运河古纤道遗产展示馆也正加紧布展。该展示馆建筑面积近600平方米,将分纤道记忆、水上奇葩、巧夺天工、保护管理、纤道文化等5个部分,以资料照片、书籍、文物、立体场景、音像等多种形式还原浙东运河上杭州萧山官河纤道、绍兴古纤道绍兴县段、绍兴古纤道皋埠段、绍兴上虞古纤道、宁波牟山湖段古纤道等5段保存较好的古纤道历史风貌。
我国最早的“立交桥”八字桥
作为一座被水环抱的文化名城,绍兴市是著名的水乡、桥乡,其桥的数量是水城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桥梁6.3座。
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八字桥直街口的八字桥就是其杰出代表。据有关史料记载,绍兴市八字桥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公元1201年~1204年),南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重建,“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桥以石材构建,主桥东西向,横跨稽山河,总长32.82米,桥洞净跨4.91米、宽3.2米、洞高3.84米,结构造型奇妙,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
“八字桥可谓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立交桥’。”八字桥直街老住户刘先生说,今存之桥为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再建后的遗存。
八字桥发达的水陆双交通体系,孕育了一个繁荣的城市商业区——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该街区面积约19.66公顷,街区内有八字桥、广宁桥、东双桥、纺车桥、龙华桥等古桥,居民临河而居,沿街穿行,形成了特有的江南水乡景观,是绍兴古城街河布局的典型代表。
“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是绍兴水城的一个缩影,反映了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对运河聚落的格局与演变产生的重大影响。”大运河申遗中国行志愿者、洛阳市双语实验学校校长宋广伟说。
山阴故水道是我国最早的运河之一
在中国大运河的版图上,浙东运河位于中国大运河最南端,是中国大运河内河航运通道与外海连接的纽带,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端点之一。
其中,浙东运河绍兴段以绍兴古城为中心,向西经柯桥至钱清出市境;向东经皋埠、陶堰至曹娥江,过曹娥江后分为南北两线,北线经百官、驿亭至五夫长坝出市境,南线经梁湖、丰惠至安家渡出市境,全长101.4公里。
“早在春秋时期,越国定都会稽之时,便开通了山阴故水道,为中国早期著名的人工运河之一。”宋广伟说,山阴故水道起自绍兴城东郭门,经五云门终于上虞东关练塘,全长20.7公里,今是萧绍运河一段。西晋时,又开凿了西陵运河(后称西兴运河);南宋时,随着浙东运河的全线贯通,使绍兴市成为古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交通发达、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大都会。
“申遗不是目的,如何使运河这一文化和自然资源得到保护,满足当代和未来人类的需要,才是最要紧的。”采访结束时,绍兴市文物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姜春晖/文 鲁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