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秋夜听雨
仁——礼乐实践的理想境界
懂你,比喜欢你更重要
母校的落叶
顾影
年 龄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仁——礼乐实践的理想境界

    儒家,以礼乐文化为中心思想,孔子为“克己复礼”奋斗终生。孔子贵“仁”,一部论语,涉及仁字多达109次。仁,是儒家的人文理想,是儒家最根本的价值取向。颜渊问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认为:只有恢复周礼,掌控私欲,稳定社会,和谐人间,天下才会进入一个美好的仁爱境界。仁是礼的文化灵魂,礼是仁的存在形式。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没有仁的伴随,礼乐将徒具形式。仁是人性最光辉的亮点,以“仁”为核心的礼乐文化,将带来主客观世界的同步优化。仁,是儒家追求的实践礼乐文化的理想境界;天下归仁,则包括天地境界、政治境界、道德境界和生活境界的完美。

    仁是天地生生不息之德、生生不息之理。仁学主张人心和天道合一,从“仁者爱人”发展到“泛爱众”,扩大爱心惠及的范围,爱惜一切生命,尊重所有生灵生生不息的权利。儒学大师周敦颐,相传他家“窗前草不除”。人问其故,周敦颐答:“与自家意思一般。”周敦颐亲切轻松的回答,表达了万物一体的崇高理想,主张要以爱人之心,泛爱世间万物。程颐任宋哲宗帝师时,见哲宗随意攀折树枝,不避冒犯,告其“不可”。这些日常的生活细节,恰恰深蕴其对草木虫鱼的仁爱之情,为生生不息的天地境界营造生命兴旺的葱茏景色。只有这样,人与自然的持久和谐,方能实现。

    仁的礼乐实践,还表现在仁政惠民的追求之中。《周易·系辞下》赞颂“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黄帝尧舜的社会管理、闲情适意、轻松自如,恰能给百姓带来幸福,这是为什么呢?《周易》的回答十分简洁:“何以守位?曰‘仁’。”只有仁政的实现,方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为从政者提出德行的要求。实行仁政,是儒家权力管理的不移信念。孔子说:“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一位贤明的君主,要与百姓好恶同情,取舍一致。官员从政,应努力做到德政、勤政、简政,远离严刑峻法,造就《论语·为政》中所描绘的政治境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仁最广大的实践目标,则是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爱心教导和培养。《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认为:“仁者,人也,亲戚为大。”孟子说得更具体:“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儒学以仁存心、以人为本的思想,并非以我为本,而是以他人为本,向他人奉献爱心。普天之下,爱心迎逢,互动互惠。“克己”“毋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直至到达“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最高境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人都应履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仁爱精神就是为了建立心灵秩序。《论语》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世的根本。助人以立身之地,助人以幸福之源。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人生在世,要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要换位思考。对自身的完善,孔子更进而提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仁、勇,是儒家传统的“三达德”。努力学习,知识化为素质,走进智者的境界;身体力行,爱心奉献社会,追随仁者的情怀,弃恶向善,涵养自律精神,学习勇者的品质。“知耻近乎勇”,是把败德有过的自我,打倒在地,然后站起来,依然是一个铁骨铮铮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勇敢。《孟子·告子上》曰:“羞恶之心,义也。”“义者宜也”,有羞恶之心,行为方能正当合宜,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人不能无羞恶之心,“无耻之耻,无耻也”。孟子把无羞恶之心,看成是道德沦丧的最大灾难。

    人际关系的道德定位,按照仁的原则,儒家不赞成“以怨报怨”。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暴力对峙,何日是了?对人要有宽容的态度,一个“恕”字,表达了儒家仁爱的胸怀。“恕”是仁爱实践的起点,也是仁爱落实的终点。子贡以“温良恭俭让”来形容老师孔子的气度,其实,“温良恭俭让”也正是儒家长期倡导的,要努力养成的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气质。“以怨报怨”为儒家所反对,“以德报怨”也不是儒家所倡导的。因为“以德报怨”不符合道德倡导的本意。面对具体的人与事,“以德报怨”有时也能化解矛盾,甚至翩翩昭示宽容美德的风光。但是,笼统提倡“以德报怨”,将败坏伦理道德的秩序和平衡。从而,做好事与做坏事,得到的结果竟是一样的,这将造成对好人的打击、对坏人的怂恿。孔子提出了“以直报怨”,是坚持道德原则的公正态度。面对损人利己的败德恶行,要直面相对,是非分明,善恶分明,不过分报复,也不放任纵容。不泄愤,不纵恶,罪有应得,方能防止不仁者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这才是仁者襟怀的本意。

    仁爱心理秩序的建立,更有待于对邪恶的防范。孔子告诉颜渊,以礼为屏障,仁心方始永固不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视听言动等各种感应外部世界的行动中,处处以礼设防。“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由己,不由人,内心的自觉,是道德完善的关键。我想按仁的精神做人,仁就能来到我心中。礼,虽有许多典章制度,但是,究其根本,礼是自律的道德精神。对外部世界,要常怀同情恻隐之心,《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孟子还举例说,看到一个孩子落井,人人都会救援,这是人心向善的本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泛爱之心的自然流露。只有充满仁爱精神,生活方始充满情趣乐趣,世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得到敬重、备受关爱的彬彬有礼的环境中。只有仁的实现,方能带来这样美好的生活境界。

    仁,更是崇高的人格理想,《论语·卫灵公》云:“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临刑陈词:“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杀身成仁,已成志士仁人最伟大的人生目标,理应备受敬仰。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绿肥红瘦五月天月见草和锦带花芳容媲美关林景区 汉服展演

  1. ·建业定鼎府六期工人稀稀拉拉,..
  2. ·自来水费收取时增加5元垃圾费..
  3. ·孟津分局工资,社保,医保,能..
  4. ·树木被刮倒存在安全隐患
  5. ·孟津区中央花园多年楼房(多层..
  6. ·河洛中学门口移动小商贩就没人..
  7. ·三山村安置房钥匙被工作人员弄..
  8. ·观山悦什么时候能完成联合竣工..
  9. ·新安县城北云珑上院燃气什么时..
  10. ·瀍河区购房补贴到底什么时候发..
  11. ·裴村是不是又有拆迁计划了
  12. ·举报闯红灯违法行为
  13. ·森林国际后门这段路灯 整天晚..
  14. ·关于涧西文旅的建设提议

≡ 聚焦河洛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河洛文苑 ≡

      ≡ 公益慈善 ≡

        ≡ 精彩生活 ≡

        1. ·南阳~平顶山三天二夜游玩纪实照
        2. ·汝州市大峪乡邢窑村观赏野杏花一
        3. ·岗岭蔚蔚春风扬 ——再过巩义竹
        4. ·大美洛阳:偃师缑氏镇观百年野杏
        5. ·【等高线】杏花烂漫-紫云山春游
        6. ·洛阳野外的画眉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摄影天地 ≡

        1. ·【光影瞬间】片片油菜花 幅幅风
        2. ·3月23日星期天诸葛镇油菜花开了
        3. ·花开迎春
        4. ·【光影瞬间】太湖佳绝处 毕竟在
        5. ·满园春色关不住,中国国花园等你
        6. ·牡丹花开在王城(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