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界乡名片
洛宁县城西北17公里处,有个南望熊耳山、北依崤山的乡,名叫小界。该乡西北部被群山环绕、景色怡人,其境内的嶕峣山,山势挺拔、陡峭险峻,嶕峣山四周有7万亩刺槐林,每年4月下旬,这里槐香四溢。
20世纪50年代,现在的小界乡属城关公社;1962年设小界公社,后来改为乡;2005年,经乡镇机构改革,王村乡撤销,划归小界乡管辖。如今的小界乡辖区面积17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万亩,共辖32个行政村2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205人。
小界乡地处崤山腹地,气候极适合种植烟叶。目前,全乡烟叶种植面积约15000亩,年产值达3.5亿元,连续5年被洛阳市政府评为“烟叶生产先进乡镇”;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小界乡还是优质小麦、谷子的生产基地,播种优质小麦3万多亩,谷子2万多亩。
小界乡历史文化悠久,著名的秦晋殽之战就发生在嶕峣山附近。《资治通鉴》记载,东汉末年刘秀部下与赤眉军在嶕峣山下崤底关大战,后经演化,在嶕峣山附近留下了绵羊沟、阳盘、马到岭等许多优美的传说。抗日战争期间,抗日名将李桂梧在嶕峣山举起抗日大旗,沉重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嶕峣仙迹是洛宁古八景之一,相传广成子在此羽化登仙,轩辕黄帝也曾问道于广成子,嶕峣山因此成为道教文化圣地。
驱车沿洛宁县城东洛三公路北上,约15分钟后转入一条乡村公路,道路两边地势平坦,土地平整,是洛宁北部难得的一大块“平原”。走着走着,一片村落出现在眼前,带我们采访的乡农技站负责人指着那片村落说,史村到了。
|
易红武夫妻俩将红薯运到合作社 |
1 没有史姓的史村
果然是一个大村落,村里一处宅子连着一处宅子,东西有两三百米。一些家宅,朱漆大门,“天赐百福”的匾额高高挂在门头;院内,干净整洁,正屋和两边的厢房用白瓷砖贴面。
“史村有个奇怪的现象,村里从来没有姓史的人,大部分村民都姓易。”村党支部书记易友安说,这是史村与很多以村民主要姓氏命名村子的不同之处。
“史村为什么叫史村,至今还是个谜。”今年83岁高龄的史村原村干部易根科说,史村的形成,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相传很早以前村民居住分散,各自为生,基本没有交流。清朝时,这一带闹了一场严重的饥荒,散居在山里的村民不得不聚集到一起,靠着集体力量生活,最终渡过那场饥荒,之后人们便在一起居住,逐渐形成了村落。
《洛宁县志》上有这样的记载:“康熙三十一年和乾隆五十五年就有史村之称,在以后的史料中,史村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县志上的记载,也印证了有关史村形成的说法。”易根科说。
史村目前还保留着不少“有年头”的建筑物。在易友安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村西头一处标志性建筑物——易家家庙。以前村里有大事,都要召集村民到家庙商讨。“每年春节是家庙最热闹的时候。”易根科说,村里的能人、比较有威信的人都会聚集在此,总结村里一年来的大事小事,谋划史村新的一年的发展。
在史村有一间破败不堪的房子,但依稀能从门口木头横梁上精美的雕刻纹案中,感受到此建筑曾经的辉煌。易根科说,这是清朝末年时,大户人家周作舟(音译)家的房子,当年的房子比现在大3倍,因战乱,如今仅剩下了断壁残垣。
2 解放军搭戏台巧剿土匪
在史村老一辈村民心中,一场战斗让他们至今记忆犹新,史料上称之为史村战斗。
一天凌晨,十几岁的易根科被一阵激烈的枪声惊醒,跑到城墙上一看,发现埋伏在沟两旁的人正在交战。
这场战斗持续了约10个小时。傍晚,易根科出门看到解放军正在擦拭、收拾枪械,他这才知道,刚刚的那场战斗是解放军剿匪。
这场战役巧妙的战术现在仍被村民津津乐道。原来,战斗打响前,解放军就乔装成戏班,来到史村搭台唱戏,这不仅吸引了村民,还把土匪也吸引过来了。当土匪听戏入迷的时候,另一些解放军就在土匪回山的必经之路打好了埋伏。当土匪听完戏从沟里回山时,解放军将其一举歼灭。
此外,上刀山也是史村一个传统项目。易根科介绍,同样是在20世纪40年代,当地有个叫红学的民间组织,成员将多个铡刀固定在两根木桩中间,他们光着脚踩着刀刃向上爬,这就是上刀山,爬到最顶层后,还会高喊一声爱国口号。每当有这样的活动,史村村民和周边很多村子的村民就跑来助兴。
3 红薯地里“刨出”致富经
在洛宁县,流传着“南凡北史”的说法,何为“南凡北史”呢?
易友安介绍,洛宁县有两块土地被称为宝地:一块位于沟南边的凡村,另一块位于沟北边的史村。与其他土地相比,这两块地土壤肥沃,所种粮食产量要比其他地方的高很多。所以一提到肥沃的土地,很多当地人都会想到“南凡北史”。
靠土地吃饭的史村人,近年来利用自身优势,靠种植红薯在地里“刨出”致富经。
在村头,记者碰到了村民易红武夫妻俩用拖拉机拉着一车红薯,将其运到村农副产品加工合作社,进行统一加工销售。
过地磅、卸红薯……易红武一趟趟忙得不亦乐乎。“都说‘一亩红薯顶三亩小麦’,我家种了3亩红薯,每亩地约产红薯3000公斤,全部卖给合作社,按每公斤0.8元计算,仅种红薯每年就能净赚5000多元。”易红武说,种红薯的收益要大大高于种小麦。
其实,史村一直都有种红薯的传统,但此前多为零散种植,大多为自家口粮。从2009年开始,为促进经济发展,帮助村民增收,史村经过考察、学习,决定大力发展红薯种植,由村里负责运输,统一进购红薯种苗。
“如果仅发展传统的红薯种植,不仅市场需求量有限,村民增收的幅度也有限,因此史村在发展红薯种植的同时,还发展经济价值更高的红薯深加工产业。”易友安说。
2009年,史村村民共同集资,成立了洛宁县丰豫绿色农副产品加工合作社,进行红薯粉条加工。“村民根据自家情况,自愿出资,1000元、2000元、5000元、2万元……村民自己筹钱不容易,不能浪费。”易友安说。
经过4年的发展,如今史村农产品合作社发展日益成熟。“合作社最初确定的最大销售能力为每年250万公斤,但由于销售渠道不稳定,今年仅生产了50多万公斤,这是史村目前发展红薯深加工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易友安说。
今年,史村土地流转100余亩,进一步扩大了红薯种植面积,同时提高红薯深加工能力,在此基础上,史村人也在加紧拓宽销售渠道,让特色农产品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