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费者反映,自己的智能手机话费猛增。经查,原是手机内的一些软件在作怪。业内人士说,手机预装软件及消费者自行下载的部分软件都可能存陷阱。市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掌握智能手机正确使用方法及良好使用习惯,才能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手机软件“偷走”流量
近日,市民刘先生向工商部门反映,前段时间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没过多久就发现,当月的话费比过去多了不少。刘先生询问相关运营商得知,多出的近200元话费都是流量费。手机售后服务人员检查刘先生的手机后发现,除手机预装的软件,刘先生自行下载的游戏软件运行时也要连接网络,大量耗费手机流量。
“我很少在手机上安装软件,但流量费竟也无故增多。”市民杨洋说,近两个月仅流量费就有近300元。后来借助第三方软件检查发现,他的手机预装的个别游戏软件会悄悄在后台运行,不断地消耗流量。
利益驱使手机软件成帮凶
从事手机维修工作的谢向南说,在山寨手机和水货手机中,最易隐藏吸费软件。以山寨手机为例,部分预装软件会在开机后自动在后台运行,消耗流量。山寨手机的消费对象多为低收入群体,他们对智能手机使用知识匮乏,即便发现话费无故增加,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另外,水货手机供货商在出售手机前,会按照与相应手机软件开发商的约定,在手机中安装相应软件。只要用户点击软件图标,就可能产生流量费。软件开发商由此获取的利润,将和水货手机供货商按比例分成。
“手机用户在不安全的网站下载软件,也会导致流量被‘盗’。”某品牌手机销售商任家辉说,有些软件使用时本身不需连接网络,但一些提供手机软件下载的网站会对软件重新封装,并在其中植入广告程序,从而消耗流量。相关网站通常根据软件中的广告点击率向广告投放商收取费用。
良好习惯堵住流量“漏洞”
市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要正确使用智能手机,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购买新手机后,机主应先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全面了解手机的各项功能。通常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有上网功能的开关选项,在不使用时,应及时关闭。
手机开机后,可用第三方手机管理软件查看后台运行的程序,发现有悄然自动运行的程序,最好删除。
在手机中安装第三方上网流量监控软件,实时监控手机流量消耗情况,避免超额使用,便于手机用户及时发现流量消耗异常情况。
对于安装安卓系统的手机,用户在下载软件时,应到正规网站下载,确保软件内未被二次封装消耗流量的广告程序
一些用户喜欢自行刷机,这样做同样暗藏风险。多数手机生产企业,对自行刷机后的手机是不予保修的。另外,用户刷机过程中,也很容易导致暗藏在新操作系统内部的吸费软件被植入手机。
本报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