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城东500米处东关村,有汉函谷关遗址,函谷古道贯穿南北。函谷关有秦、汉两处遗址。秦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在今灵宝市。汉武帝为扩大长安京畿领域,于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将关防东移300里,在新安筑建关隘。史家为示区别,称灵宝函谷关为秦函谷关,也叫秦关;称新安函谷关为汉函谷关,也叫汉关。而贯穿关卡的通道,灵宝以西称长安古道,新安段则直称函谷古道。
这里曾是古代屯兵驻防的要塞,是操戈鏖战、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战场,也是古丝绸之路起点的第一道门户和中原锁钥,西来东往的商贾都以此为聚集与歇脚地。据史书记载和近代考古证实,当年以汉函谷关为中心,北到黄河,南至宜阳,关塞相连,形成一座小长城。关楼气势巍峨,地形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威。由于战乱和长期风霜雨露侵蚀,至三国末年,关城已成为废墟。在以后一千多年内,修了又毁,毁了再修,留给世人的记忆,函谷古关总是破损多于完整,衰败多于兴盛。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古关遗迹,是1932年修复后又遭破坏遗留下来的。那一次修复的函谷关,楼高38米,为上中下三层,顶部为四角亭阁,飞檐画栋;中部为方形阁楼,十字通道东西南北各门均有楹联;底部为城垛错落、气势恢弘的城楼,关门顶部为圆拱形,宽约4米。
现在呈现给游客的,只有关楼底部和二层方形阁楼。虽经近年维修,却未失古关原貌。关名“汉函谷关”四字,据传系康有为所写。二层阁楼四门洞楹联,东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西为“佑彼周室,宏我汉京”;南为“紫气犹守贤令尹,青牛重度古函关”;北为“巍乎直同百二险,焕然重筑一丸泥”。楹联或写景,或叙史,立意精深,对仗工整,用典得当,笔如神来,具有相当的思想高度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如今的汉函谷关遗迹,登关楼眺望,北面陇海铁路替代了函谷古道,南面青龙山苍葱翠绿,西面县城高楼栉比,东面涧水汩汩。东西幽谷,隐隐展现着当年古道过客匆匆的情景。万千景致,尽收眼底。抚今思古,不禁浮想翩翩。
关楼遗址正东,依山傍水有一段凿山而成的岩石古道,路面斑驳凹凸,相距约1米有余,平行展现着两道深陷的车辙,却光滑犹存。漫步在这条千年古道上,浏览着身边高耸云天青苔满布的石壁,感叹古人开路的艰辛,细品脚下两排平行而深陷的车辙,想象古人西来东往的匆忙和困扰,遐思油然而生。
这条古道两千多年来,西来东往,过客无从估数,而真正像老子骑青牛过关,接受盛情挽留,写出《道德经》传世,“雁过留声”的佳话寥寥无几。茫茫人海何尝不是这样,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匆匆过客,来也无踪去也无影。凡夫俗子自然不必去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圣贤境界,立志做点该做也能做的事,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则是天经地义的。即使不能成为享誉一时的佼佼者,也总该尽其可能留下一点自己的人生轨迹,以标明没枉活一生。最能说明这一点的,诸如爱国将领张钫,古今将军多如牛毛,几人能青史留名?张将军能鹤立鸡群,赢得世人的特别敬重,留下美好的纪念,与他精心打造的“千唐志斋”密不可分。基于此,人生在世,不应满足于做默默无闻的匆匆过客,总要尽量给历史留点什么才好,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丁点。当然这也必须坚守一条节操底线:不奢望流芳百世,绝不能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