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从“入周问礼”说学术源头
村庙之夜
古院深深
思路花语
忆雪趣
记忆深处的稻壕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12 月 26 日 星期    【打印】  
从“入周问礼”说学术源头
□王予民
    孔子问礼

    插图 李玉明

    洛阳是座让人心仪的城市,每次游洛阳,都让人有所感、有所得。

    上个月与朋友游洛阳,我有幸瞻仰了孔子入周问礼碑,在那儿徘徊许久。该碑是镶嵌在东关大街一处建筑的壁间,上刻“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此碑为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河南府尹张汉、洛阳县令郭朝鼎重修文庙时所立。还有资料说,旧时这里有条铜驼巷,巷内有“老子故宅”。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是来这里问礼,向老子求教的。这在中国学术史上可谓一个大事件。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能来周王朝的洛都问礼,得力于他的弟子南宫敬叔,“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 ‘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老子是楚国苦县(今属河南鹿邑)人,姓李,名耳,长期生活在东周王朝的国都洛阳,担任周守藏室(相当于国家图书馆)之史,有机会接触和研究周王朝大量的典籍,其中当然也包括周公当年制定的政治、文化方面的制度。老子博学多识,且以仁人著称。

    老子与孔子会面时,其哲学巨著《道德经》可能尚未完稿,但他的“道法自然”“清静自正”“无为自化”等哲学观点应已形成。因为他向孔子介绍周礼之后,给孔子的临别赠言,即表明了他的哲学观点。老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过分的愿望),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为人要收敛锋芒,戒骄气,少欲望,守拙若愚,这是老子做人的准则,因为他认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这种观点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处事方法大相径庭。可是孔子听了这样的赠言并不反感,并且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zēng)。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这是说孔子对老子之言虽未接受,但对老子之人赞佩不已,崇敬有加。老子的话应该能引起他深刻反思。

    孔子入周问礼,与老子会面,这件事在中国学术史上意义非凡。中国历史上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他们的学说完全形成之前,得以沟通交流,对他们各自学说的形成都有促进作用。尤其是老子,其后来完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第一部具有思辨色彩的哲学著作。老子突破了殷周以来的天命观,将天地人的关系抽象上升为“道”论,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学说在思想和哲学层面的成就,在当时达到了巅峰,对其后儒、墨、法各学派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仅举《论语》上所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就知其明显地受到老子学说的影响。

    老子在河洛地区构建了道家学说,孔子入周问礼,促进了儒家学说的形成,这都表明中国学术的源头在河洛。由此看来,洛阳这座闻名世界的古都,还是中国学术的发源地。洛阳的有识之士,要大力进行挖掘、研究、总结、宣传。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