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破局——洛阳经济奋起之路问彼篇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拿来“他山石” 洛阳“可攻玉”(下)
记者感言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3 年 12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记者感言
    城际铁路拉近城市距离

    广州与深圳的改革开放,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快速发展,更体现在生活上的高度融合。

    在深圳的第四天,我们从深圳火车站乘车前往广州。在深圳火车站乘坐“和谐号”,不仅有专用售票窗口,还有安检专用通道以及专用候车室。16时54分,我们乘坐的动车准时开车,车厢内座无虚席,18时13分到达广州东站。

    广深城际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实现完全“公交化”且时速为200公里的城际快线。因为方便快捷,每天有7万至10万人次往返于广深城际铁路上,在珠三角的主要城市群中形成了“1小时都市经济圈”。往返于广深两地的上班族也不用担心迟到,因为广深“和谐号”平均10分钟就有一趟,基本上随到随走。

    改变从速度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际之间联系频繁,城际铁路拉近了城市距离,中原城市群期待这一天快些、更快些。

    本报记者 李迎博

    出门方知家乡好

    “我们能不能取得‘真经’,就看你的了!”采访青岛相关官员,我们总是以这样的开场白,试图拉近双方的距离。

    有趣的是,无论是青岛工业还是旅游官员,无一例外都对洛阳的发展“真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前不久,青岛市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姚刚还专程来洛,考察栾川重渡沟的乡村旅游。闻名全国的栾川模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岛和洛阳颇为相似,工业是城市的支柱,旅游是城市的名片,无论是工业还是旅游,领先一步的青岛都可以为洛阳提供鲜活、现成的经验。

    用青岛这面镜子照洛阳,我们固然看到洛阳的差距与不足;用洛阳这面镜子照青岛,我们也发现洛阳的诸多可爱之处。

    姚刚说他很喜欢洛阳这座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卑不亢,拥有自己的特点,按照自己的节奏,埋头办好自己的事,不事张扬、理性发展。

    出门方知家乡好。我们走出去看世界,就是要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更加明晰地找准方向,更加自信地奋勇前行。 本报记者 孙利华

    工人伟大 劳动光荣

    “俺们青岛港的工人,是世界一流的工人。青岛港的辉煌,是我们的工人创造的。”这是在青岛期间,被采访者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蓝色海洋托起的青岛港码头上,“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标语随处可见。这不仅仅是标语,更是企业对工人的尊重。

    在青岛港,不唯经历唯能力,每一项技术革新和效率纪录都由工人的名字命名。几年间,集装箱装卸“振超效率”8次刷新世界纪录、铁矿石接卸“孙波效率”12次刷新世界纪录。

    在青岛港,职工人人有岗位、人人有作为、人人有尊严,政治上有地位、工作上受重用、经济上得实惠、全港员工“六子登科”(位子、房子、票子、车子、老子、孩子)。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发展理念,真正把工人个人命运和港口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激发出工人干事创业的强大内生动力。

    本报记者 白云飞

    日新月异“大武汉”

    来到武汉,雄伟的长江大桥、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以及深厚的荆楚文化令人感叹。改革开放初期,武汉勇开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风气之先,“汉正街”和一系列“武字号”品牌名扬全国。

    然而,新世纪伊始,信息技术革命飓风般地冲击传统产业,武汉的综合经济实力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三四名滑落到10名开外。

    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令沉寂的武汉重新活跃起来。近几年,武汉重点推进城市基础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的“一体化”政策框架,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

    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一;今年6月,东湖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年出口创汇预计可破100亿美元,力挺武汉成为全球化黄金口岸;武汉天河机场已有20多条国际航线……

    未来的“大武汉”,值得期待,也值得借鉴。 本报记者 戚帅华

    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

    在武汉光谷,“800家企业同一条街,2万名创业者共一个家”的标语,洋溢着创业的气息。

    接待我们的东湖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李小克,是河南南阳人。在他看来,正是受惠于光谷“人才特区”的优惠政策,才使他获得了工作机会。

    在光谷,有很多像李小可一样的年轻人,被武汉的政策吸引,为武汉的环境留步。其中,有大学毕业直接做买卖的,有靠营销将企业做到上市的,有海归选择在这里创业的……

    25年来,在光谷,成功有人分享,挫折有人鼓励,失败也被宽容,正是在这样“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中,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9家企业,平均每天有10项发明专利诞生。

    生生不息的创造力,成为“大武汉”精神的重要内核。 本报记者 武怡晗

    兰州治霾 铁起手腕

    由全国出名的重污染城市到全国出名的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兰州铁起手腕、动真格治理雾霾赢得各方赞誉。

    机动车限行是兰州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之一。12月4日,我们与兰州日报社的同行交流,决定6日到甘肃宏宇变压器有限公司采访。宏宇公司在兰州市安宁区,离主城区有几十公里的路程,热情的兰州日报社同仁决定派车送我们过去。

    “明天是双号,我们报社单号车多,双号车还真不好找,如果找不来双号小车,就屈尊你们坐双号大车。”兰州日报社总编办主任郑波一席话,说得我们心里暖暖的。

    聊天中得知,往年,兰州日报社外出采访车辆不受单双号的限制,但今年不行了,“市里要求极为严格,一个通行证也不办,是单号车就单号开,是双号车就双号开”。

    还真是这样。12月6日去宏宇公司采访途中,我们留意了一下,一路上见到的挂“甘A”牌照的机动车,真的没有一个是单号的。

    本报记者 陈旭照

    集体宿舍和集体食堂

    逐荒原而起新城,兰州新区建设不易。拓荒者的信心和勇气,是他们战胜困难的法宝。这点从我们采访中的一个细节可以得到印证。

    为了更好地服务兰州新区建设,今年8月以来,兰州市委、市政府机关及部分市直部门和单位共16个部门近700名干部职工正式移至兰州新区办公。

    人搬过来了,问题接踵而至:兰州新区所在地秦王川距离市区70公里,面积广阔而服务设施有待改善,工作人员的吃住都成了问题。

    怎么办?兰州新区在办公大楼设立集体食堂,搬入新区的各单位在安置房小区租房做集体宿舍。也就是说,为了服务新区建设,这些公务员几乎都吃住在新区。

    接受我们采访的兰州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兰州市还制定了10个方面的制度,加强对迁入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制度规定干部在工作日必须住在新区,24小时坚守,确有事回老城区须请假批准。

    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勉励搬入兰州新区的干部,“拿出拓荒者的信心和勇气,推进新区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透过集体宿舍和集体食堂这些细节,我对这种“拓荒者的信心和勇气”感受真切。有了如此的信心和勇气,兰州新区的惊人发展就不足为奇了。 本报记者 王文斌

3上一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