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戈晓芳 通讯员 姬鸿丽)昨日从市气象局了解到,从今年元旦起,我市9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观测全部从“人工模式”升级为“自动模式”。今后洛阳地区的气温、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状况的数据,均由双套新型自动气象站自动采集。
从今年开始,市气象局对我市9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作重大调整,增强了气象卫星、天气雷达、闪电定位仪、自动气象站等设备观测资料的综合应用能力,优化了国家级气象观测台站云观测项目布局,保留了能见度和雨、雪、冰雹、雾等21种天气现象观测,取消了与预报服务需求和观测自动化不适应的烟幕、极光等13种天气现象的常规观测。
调整后,地面观测场全部实现自动化观测,自动观测资料传输频次提高至目前每10分钟1次,实现实时传输。目前,我市还有260多个无人值守的区域自动观测站,同时在龙门山上新建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也已运行。
市气象局相关人员表示,自动观测仪器的全面启用,将使观测出来的数据更为准确,可有效增强我市气象探测服务能力,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使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